一种外立面施工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218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立面施工用防护装置,包括待建楼层,所述待建楼层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分布均匀的附墙支架,所述附墙支架的前端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防护网片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临时拉结且临时拉结与待建楼层固定连接,所述立杆的前端设置有防护网片。本技术中,首先,为解决因在长时间的施工过程中燕尾钉的连接可能会松动的问题,在原有的防护设施上面增设加固结构,在防护网片上设置第一组件并用螺丝进行加固,然后在防护网片的后部设置有分布均匀的固定件,并在立杆的后面连接了连接块,用螺母和螺丝条进行连接,提升钢板和网架的固定效果,减少对施工人员的潜在危险,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外立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立面施工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外立面指的是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或称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一般情况下建筑外立面的所指包括除屋顶外建筑所有外围护部分,在对建筑改造、装饰装修工程中,通常需要对建筑外立面进行防护。建筑物外围防护常规的有落地架、悬挑架、爬架三种。

2、现有的建筑外立面防护装置,结构比较单一,大多将钢板和网架利用燕尾钉进行固定,在长时间的施工过程中,燕尾钉的连接可能会松动,对钢板和网架的固定效果变差,对施工人员的造成潜在危险,且防护装置的表面容易出现脱落和变形,也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其次,一般施工建筑外立面防护装置结构粗糙,过于简单,以至于基本上是一次性用完就损坏到不能再使用了,不便于循环再利用,浪费了资源,同时还加大了资金的输出,且一般施工建筑外立面防护装置也不便于安装和存放,所以一般施工建筑外立面防护装置无法更好的满足人们现在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立面施工用防护装置,包括待建楼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建楼层(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分布均匀的附墙支架(7),所述附墙支架(7)的前端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杆(5),所述立杆(5)的前端设置有防护网片(1),所述立杆(5)之间固定连接有分布均匀的水平横杆(13),所述防护网片(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临时拉结(8)且临时拉结(8)与待建楼层(4)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网片(1)的顶部设置有分布均匀的第一组件(17),所述防护网片(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分布均匀的固定件(15),所述立杆(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相邻两个所述固定件(15)之间贯穿设置有螺丝条(19)且螺丝条(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立面施工用防护装置,包括待建楼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建楼层(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分布均匀的附墙支架(7),所述附墙支架(7)的前端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杆(5),所述立杆(5)的前端设置有防护网片(1),所述立杆(5)之间固定连接有分布均匀的水平横杆(13),所述防护网片(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临时拉结(8)且临时拉结(8)与待建楼层(4)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网片(1)的顶部设置有分布均匀的第一组件(17),所述防护网片(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分布均匀的固定件(15),所述立杆(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相邻两个所述固定件(15)之间贯穿设置有螺丝条(19)且螺丝条(19)与连接块(20)贯穿,所述螺丝条(19)的两端贯穿并螺纹连接有螺母(2),所述防护网片(1)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第二组件(18),所述第二组件(18)的顶部左右两端贯穿并螺纹连接有螺丝(16),底部所述待建楼层(4)的前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封闭角钢(12)且封闭角钢(12)与立杆(5)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横杆(1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脚手架(10)。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军康凯李泽辉屈琦刘佳兴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二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