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回流净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207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纳米回流净水系统,其活化箱体设于河岸上,潜污泵设于活化箱体下游,功能礁设于活化箱体上游,功能礁至少设有一个。本申请通过设置活化箱体,将下游的污水经过箱体内的好样微生物、生长因子、增加碳源处理,并在水体中增加微纳米气泡,提高污水的含氧量和停留时间,再将处理的后的水体经过功能礁排入上游河道中,使得活化的水体在功能礁上附着,并不断释放对河道内的污水进行处理;功能礁为污水处理提供载体,避免微生物、生长因子、碳源等物质的快速流失,微纳米气泡携带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功能礁进行缓慢释放,为河道水体提供持续长久的养分和氧气,提升河道的污水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河道治理,尤其涉及一种微纳米回流净水系统


技术介绍

1、河流风景不仅是一种常见的景观形态,同时更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廊道和游憩资源,在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中具有极高的价值。然而,由于河流景观的易变性,使得河流风景保护有许多自身的特点和难点。

2、治理河流污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国内外在使用的或已经过试验验证的污染河流治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物理法:截污分流、引水冲污、底泥疏浚、曝气复氧;化学法:化学除藻、重金属的化学固定;生物法:生物接触氧化、生态修复。一般通过岸线工程和水体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修复来实现,提高河水的自净能力,同时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尤其是cod、总氮和总磷有着良好的处理效果。现有主要采用在河道内增加物理、化学、生物治理方法的物质,如通过曝气、化学沉淀吸附、生物降解等方式进行处理,布设难度大,且容易被冲毁;尤其是曝气系统,通过向河道内增加氧气含量来提高cod,但其存在增加量不明显,容易消散,需要持续曝气提高氧气,停留时间短,设备能耗也大,污水处理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米回流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化箱体、潜污泵和功能礁,所述活化箱体设于一侧河岸上,所述潜污泵和功能礁分别与活化箱体管道连接,所述潜污泵设于活化箱体下游侧的河道内,所述功能礁设于活化箱体上游侧的河道内,所述功能礁至少设有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回流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礁设有框体、支脚、顶盖、管道接口、生物蜡和复合矿石滤料,所述支脚设于框体下端各角,所述框体上端面铰接有顶盖闭合,所述管道接口设于框体下端面,所述框体各侧面和顶盖上分布有孔洞,所述生物蜡和复合矿石滤料填充于框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回流净水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回流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化箱体、潜污泵和功能礁,所述活化箱体设于一侧河岸上,所述潜污泵和功能礁分别与活化箱体管道连接,所述潜污泵设于活化箱体下游侧的河道内,所述功能礁设于活化箱体上游侧的河道内,所述功能礁至少设有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回流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礁设有框体、支脚、顶盖、管道接口、生物蜡和复合矿石滤料,所述支脚设于框体下端各角,所述框体上端面铰接有顶盖闭合,所述管道接口设于框体下端面,所述框体各侧面和顶盖上分布有孔洞,所述生物蜡和复合矿石滤料填充于框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回流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礁间隔2-3km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纳米回流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矿石滤料负载有复合功能菌,所述复合矿石滤料的粒径为2-4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回流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箱体设有进液口、出液口、缓释生物砖、流化床填料、微纳米气泡离子发生机构、曝气机构和plc控制器,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领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玉凰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