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1930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19
本技术涉及智能灌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灌溉装置和搅拌箱,所述搅拌箱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顶部固定连接有肥料罐,所述搅拌箱内部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和ph传感器,所述搅拌箱底部中心活动连接有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底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压电阻型压力传感器,所述活动底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向杆。本技术通过上料装置、灌溉装置等设置,使用时,通过上料装置将肥料送入搅拌箱,通过灌溉装置将肥料充分搅拌后的肥料和清水一起送往农田,该过程中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参与,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灌溉,具体为一种农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1、水肥一体化技术,指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喷灌或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这项技术的优点是灌溉施肥的肥效快,养分利用率提高。可以避免肥料施在较干的表土层易引起的挥发损失、溶解慢,最终肥效发挥慢的问题;尤其避免了铵态和尿素态氮肥施在地表挥发损失的问题,既节约氮肥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2、但目前的水肥一体化应用,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人工配肥,泵打,需亲临现场,人工监管,单人面积小,管理成本高,还会造成水肥不均,造成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灌溉装置和搅拌箱(3),所述搅拌箱(3)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料装置(4),所述上料装置(4)顶部固定连接有肥料罐(5),所述搅拌箱(3)内部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和ph传感器(17),所述搅拌箱(3)底部中心活动连接有活动底板(18),所述活动底板(18)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20),所述缓冲弹簧(20)底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压电阻型压力传感器(21),所述活动底板(18)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向杆(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灌溉装置和搅拌箱(3),所述搅拌箱(3)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料装置(4),所述上料装置(4)顶部固定连接有肥料罐(5),所述搅拌箱(3)内部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和ph传感器(17),所述搅拌箱(3)底部中心活动连接有活动底板(18),所述活动底板(18)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20),所述缓冲弹簧(20)底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压电阻型压力传感器(21),所述活动底板(18)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向杆(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装置包括储水箱(6)和肥料管道(13),所述储水箱(6)固定连接于底板(1)顶部,所述储水箱(6)侧壁固定连接有主水管(8),所述主水管(8)侧壁固定连接有注水管(10)和清水管道(9),所述注水管(10)底端固定连接于搅拌箱(3),所述搅拌箱(3)侧壁固定连接有肥料管道(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水肥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峥嵘林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森硕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