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环结构及具有其的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190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支撑环结构及具有其的烹饪设备,支撑环结构应用于烹饪设备,烹饪设备包括主板,支撑环结构包括支撑环,支撑环的外侧设置有主板支架,主板支架用于支撑固定主板,支撑环和主板支架一体成型。本申请通过将主板支架和支撑环一体成型,可以简化制造工艺,无需单独生产主板支架,且装配时只需将主板装配至主板支架,无需将主板支架和主板先装配,再将主板支架装入支撑环打螺钉固定,从而简化了装配步骤,且省去装配所需的零件、工时,降低人工及材料成本,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将主板设置在支撑环的外侧,可以利用支撑环的隔离作用缓解主板受热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设备,具体涉及支撑环结构及具有其的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1、行业中电饭煲等烹饪产品中的支撑环用于支撑锅体以及主板,具体主板先和主板支架装配固定,再将主板支架通过打螺钉的方式固接于支撑环,烹饪时主板控制发热盘发热,发热盘对锅体加热进而实现对食物的烹饪。

2、但是现有的电饭煲等烹饪产品存在以下缺陷:主板的装配需要零件(螺钉)较多,操作较为复杂,耗费工时、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环结构及具有其的烹饪设备,以解决现有烹饪产品的主板装配于支撑环时需要的装配零件较多,操作较为复杂,耗费工时、材料成本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环结构,应用于烹饪设备,所述烹饪设备包括主板,所述支撑环结构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外侧设置有主板支架,所述主板支架用于支撑固定所述主板,所述支撑环和所述主板支架一体成型。

3、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支撑架构,通过将主板支架和支撑环一体成型,可以简化制造工艺,无需单独生产主板支架,且装配时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环结构,应用于烹饪设备,所述烹饪设备包括主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结构包括支撑环(10),所述支撑环(10)的外侧设置有主板支架(20),所述主板支架(20)用于支撑固定所述主板(30),所述支撑环(10)和所述主板支架(20)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10)的外侧和所述主板(30)之间形成第一隔热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外锅(40),所述外锅(40)能够置于所述支撑环(10)的内侧,所述支撑环(10)的内侧和所述外锅(40)的外侧之间形成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环结构,应用于烹饪设备,所述烹饪设备包括主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结构包括支撑环(10),所述支撑环(10)的外侧设置有主板支架(20),所述主板支架(20)用于支撑固定所述主板(30),所述支撑环(10)和所述主板支架(20)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10)的外侧和所述主板(30)之间形成第一隔热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外锅(40),所述外锅(40)能够置于所述支撑环(10)的内侧,所述支撑环(10)的内侧和所述外锅(40)的外侧之间形成有第二隔热腔(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热腔(12)的尺寸大于或者等于7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支架(20)包括沿所述支撑环(10)的底部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的侧板(24)以及在所述侧板(24)的外表面上呈相对设置的固定卡扣(21),相对设置的所述固定卡扣(21)用于卡接固定所述主板(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支架(2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板(24)底部的支撑板(25),所述支撑板(25)设置有凸筋,所述凸筋用于和所述主板(30)边缘的凹槽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支架(20)还包括支撑部(22),所述支撑部(22)设置在所述侧板(24)的外表面,所述支撑部(22)远离所述侧板(24)的一端用于和所述主板(30)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2)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4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2)支撑所述主板(30)使所述主板(30)和所述支撑环(10)之间构成所述第一隔热腔(11),且所述侧板(24)的边沿与所述主板(30)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隔热腔(11)的散热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支架(20)还包括螺钉柱(23),所述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龙陈伟夏鹏王俊李振合黄水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