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防洪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旅游公路智能排水防洪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公路的建设日益增多,然而,在一些地区,旅游公路可能会面临洪水的威胁,给游客的生命安全和公路的正常运营带来隐患,但传统的排水防洪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和简单的排水设施,存在效率低下、反应不及时等问题,且当遇到较大水量或杂物较多时,很容易出现堵塞现象,这些堵塞可能发生在排水管道内部、排水口等位置,一旦堵塞发生,不仅会严重影响排水效率,导致路面积水无法及时排出,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洪涝灾害,这给旅游公路的正常运行和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113152204b)所公开的“一种基于公路工程的排水装置”,其说明书公开:目前的公路排水装置功能单一,在水流较大时,往往容易造成堵塞,进而导致公路排水不佳,尤其是对于积水部位,难以有效的进行排水,若路面和地基长时间浸泡在积水中,则会造成公路寿命缩减;上述专利可以佐证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3、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
...【技术保护点】
1.旅游公路智能排水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旅游公路土壤体(1)和竖向排水管(2)、横向排污管(3)、套筒(4)以及排污板(5),所述竖向排水管(2)固定连接在旅游公路土壤体(1)内,所述横向排污管(3)对称固定连接在旅游公路土壤体(1)内且位于旅游公路土壤体(1)的一侧,所述套筒(4)固定连通在竖向排水管(2)的顶端,所述排污板(5)设置在套筒(4)的顶端,其中一个所述横向排污管(3)内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301),所述竖向排水管(2)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增强水流动力的导向组件,所述竖向排水管(2)内设置有用于增强拦截面积以及提高警示的防洪组件,所述横向排污管(3)内
...【技术特征摘要】
1.旅游公路智能排水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旅游公路土壤体(1)和竖向排水管(2)、横向排污管(3)、套筒(4)以及排污板(5),所述竖向排水管(2)固定连接在旅游公路土壤体(1)内,所述横向排污管(3)对称固定连接在旅游公路土壤体(1)内且位于旅游公路土壤体(1)的一侧,所述套筒(4)固定连通在竖向排水管(2)的顶端,所述排污板(5)设置在套筒(4)的顶端,其中一个所述横向排污管(3)内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301),所述竖向排水管(2)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增强水流动力的导向组件,所述竖向排水管(2)内设置有用于增强拦截面积以及提高警示的防洪组件,所述横向排污管(3)内设置有用于打碎垃圾以及减少堵塞风险的打碎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游公路智能排水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组件包括有定位槽(17),所述定位槽(17)成对开设在竖向排水管(2)的内壁,所述定位槽(17)内滑动连接有定位块(18),所述定位块(18)固定连接在安装架(10)的表面,所述安装架(10)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9),所述安装槽(19)内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20),所述第二伸缩杆(20)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21),所述第二伸缩杆(20)远离安装槽(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22),所述第二弹簧(21)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19)、推块(22)固定连接,所述推块(22)为三角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旅游公路智能排水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组件还包括有第一气囊(23),所述第一气囊(23)固定连接在竖向排水管(2)内壁底端,第一气囊(23)的上表面为斜切面,所述第一气囊(23)的高度与上端横向排污管(3)的相同,所述第一气囊(23)表面固定连通有导气管(24),所述导气管(24)与旅游公路土壤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7)的顶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26),所述第二气囊(26)与导气管(24)固定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旅游公路智能排水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碎组件包括有安装板(27),所述安装板(27)对称固定连接在上端横向排污管(3)内壁,两个所述安装板(27)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转杆(28),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云,孙浩,张志强,康满利,许发成,李小斌,蒋后春,贾斌,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青海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