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RCS共形双频段双圆极化透射超构表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134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15
提出一种超构表面单元,单元自上而下包括上金属层贴片、上层F4BTMS220介质板、中间PVC介质基板、下层F4BTMS220介质板、下金属层贴片。还提出一种低RCS共形双频段双圆极化透射超构表面系统,该系统采用柔性共形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6.7~9.85GHz频段内的将x极化转化为左旋圆极化(LHCP)波并将y极化转化为右旋圆极化(RHCP)波,在18.66~20.63GHz频段内将y极化转化为LHCP波并将x极化转化为RHCP波。同时,由于共形结构对超表面散射波束的影响,该超构表面对线极化波入射时具有明显的RCS减缩效果,整体减缩效果再6dB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共形极化转换超构表面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低rcs共形双频段双圆极化透射超构表面。


技术介绍

1、电磁波的极化是电磁波的重要特性之一,其中,圆极化因具有抗干扰性强,信号稳定且极化易匹配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卫星通信、雷达系统、移动通信和其他需要可靠无线传输的领域中。超构表面是一种新型二维材料,由多个亚波长尺度的微结构周期排列构成。这种设计赋予超构表面非常规的能力,能够精确调控电磁波相位、振幅、极化等属性。利用透射超构表面可以实现线极化到圆极化的转换。文献"双频双圆极化透射超构表面"(b.han,s.li,x.cao,j.han,l.jidi,and y.li,aip advances,vol.10,no.12,2020,doi:10.1063/5.0034762.)给出一种双频双圆极化透射超构表面,能够在7.31ghz到10.58ghz频段内将入射的x极化波转换为rhcp波,并将y极化波转换为lhcp波,同时,在14.26ghz到17.36ghz频段内将入射的x极化波转换为lhcp波,并将y极化波转换为rhcp波。文献"多频双圆极化透射型超构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构表面单元,以下简称为“单元”,其特征在于,单元自上而下包括上金属层贴片、上层F4BTMS220介质板、中间PVC介质基板、下层F4BTMS220介质板、下金属层贴片,中间PVC介质基板以下简称为“基板”;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构表面单元,其特征在于,上金属层贴片整体一体化形成;两直角、两半圆及连线宽度不一定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构表面单元,其特征在于,单元其他的参数见表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构表面单元,其特征在于,基板介电常数在2~3范围内,其损耗角正切值在0.01~0.06范围内;单元尺寸在8~12mm范围内,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构表面单元,以下简称为“单元”,其特征在于,单元自上而下包括上金属层贴片、上层f4btms220介质板、中间pvc介质基板、下层f4btms220介质板、下金属层贴片,中间pvc介质基板以下简称为“基板”;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构表面单元,其特征在于,上金属层贴片整体一体化形成;两直角、两半圆及连线宽度不一定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构表面单元,其特征在于,单元其他的参数见表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构表面单元,其特征在于,基板介电常数在2~3范围内,其损耗角正切值在0.01~0.06范围内;单元尺寸在8~12mm范围内,厚度小于5mm;金属贴片占比在10%~20%,金属贴片厚度在0.01~0.02mm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构表面单元,其特征在于,单元尺寸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佳李智豪张芷昀李桐胡立秋吴宇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