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田螺收集处理,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稻螺共生模式下的田螺捕捞分级装置。
技术介绍
1、稻螺共生模式相较于传统的单水稻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防治害虫,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同时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在稻螺共生模式下,田螺成熟后,需要对田螺及时进行捕捞分级,现有的田螺捕捞装置多为单一网兜形成,通过额外手持拨斗,将泥土带田螺拨入网兜内,并通过网兜网眼来完成对田螺的捕捞筛选,而上述方式依然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田螺自然的喜阴和攀爬习性,会导致大量田螺攀附在水稻杆根部位置,而传统的网兜拨斗的收集方式无法完成收集,只能采用人工手动捕捞分级,以完成捕大留小,导致费时费力,因此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螺共生模式下的田螺捕捞分级装置,能够方便对水稻杆根部位置的田螺实现捕捞效果,同时实现捕大留小,有利于保护田螺幼苗、增加效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螺共生模式下的田螺捕捞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螺共生模式下的田螺捕捞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4)侧壁形成安装槽(11),所述弹性件(7)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安装槽(11)内,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插杆(4)和块体(8),所述第一弹簧用于带动块体(8)部分伸出安装槽(11)并使相邻所述块体(8)所对应收集边沿(10)相互抵触,以形成收集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螺共生模式下的田螺捕捞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块体(8)相互抵触,所述抵触块两侧均设有磁性件(12),相邻所述块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螺共生模式下的田螺捕捞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螺共生模式下的田螺捕捞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4)侧壁形成安装槽(11),所述弹性件(7)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安装槽(11)内,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插杆(4)和块体(8),所述第一弹簧用于带动块体(8)部分伸出安装槽(11)并使相邻所述块体(8)所对应收集边沿(10)相互抵触,以形成收集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螺共生模式下的田螺捕捞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块体(8)相互抵触,所述抵触块两侧均设有磁性件(12),相邻所述块体(8)通过磁性件(12)相互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稻螺共生模式下的田螺捕捞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4)后端形成连接端(13),所述安装板(1)对应连接端(13)设有插槽(14),所述连接端(13)伸入插槽(14)内并设有限位板(15),所述插槽(14)对应限位板(15)设有限位面(16),所述限位板(15)用于抵触限位面(16)以限制连接端(13)与插槽(14)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稻螺共生模式下的田螺捕捞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面(16)对应连接端(13)设有开口(17),所述开口(17)孔径大于连接端(13),以使连接端(13)可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坚,陈坚,蔡继晗,郭安托,张时祥,范正利,胡忠健,谢尚庶,牟哲松,胡进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温州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中心温州市渔业环境监测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