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钢片蚀刻成换热流道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1166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钢片蚀刻成换热流道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生产方法:步骤一,设计流道图案:使用CAD软件,根据换热需求和空间限制,设计出所需要的换热流道图案;步骤二,制作掩膜:将设计好的图案转移到感光材料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便于将钢片蚀刻成换热流道产品,而且在制造中通过使钢片在蚀刻液中的震荡,可以有效增加钢片与蚀刻液的充分接触与浸入,从而促进蚀刻液与钢片之间化学反应的进行,不仅有利于提高蚀刻速度和效果,还有利于保证蚀刻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最终大大保证了换热流道蚀刻产品的换热性能和质量,有利于满足高性能热交换设备的需求,从而实现了更高效、高质量的换热流道制造,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片蚀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钢片蚀刻成换热流道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在电子设备的散热模块中,采用这种钢片蚀刻的换热流道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热效率;在化工领域的换热器中,精确蚀刻的流道能够优化热交换效果,提高生产效率。且在现代工业中,热交换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而高效、精确的换热流道制造是提升热交换效率的关键。目前,使用钢片蚀刻成换热流道的方法逐渐受到重视。

2、但是,传统的钢片蚀刻工艺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在蚀刻过程中,钢片通常处于静态,这样使得蚀刻液难以充分均匀的与钢片表面接触,容易导致蚀刻反应不够充分,造成蚀刻速度较慢,影响生产效率。并且不均匀的蚀刻也容易造成流道的尺寸偏差和表面粗糙度增大,影响换热性能和产品质量。

3、从市场需求角度看,随着各行业对热交换设备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换热流道的精度、质量和生产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方法生产的换热流道已难以满足高性能热交换设备的需求。

4、在技术研究方面,过往针对钢片蚀刻的改进多集中在蚀刻液配方的调整或蚀刻设备的简单优化上,但这些改进未能从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钢片蚀刻成换热流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钢片蚀刻成换热流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盒(10)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一密封滑套(18),且振动杆(17)沿竖直方向密封滑动贯穿于第一密封滑套(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钢片蚀刻成换热流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161)内固定安装有横向导杆(162),第二滑块(15)上设有横向导孔,且第二滑块(15)通过横向导孔沿水平方向滑动套设在横向导杆(162)上;升降板(16)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竖向滑块(22),振动盒(10)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钢片蚀刻成换热流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钢片蚀刻成换热流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盒(10)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一密封滑套(18),且振动杆(17)沿竖直方向密封滑动贯穿于第一密封滑套(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钢片蚀刻成换热流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161)内固定安装有横向导杆(162),第二滑块(15)上设有横向导孔,且第二滑块(15)通过横向导孔沿水平方向滑动套设在横向导杆(162)上;升降板(16)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竖向滑块(22),振动盒(10)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第一竖向滑槽,第一竖向滑块(22)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于第一竖向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钢片蚀刻成换热流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于放置框(2)两侧内壁上的多个分层设置的定位插槽(201),且钢片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定位插槽(201)内;位于定位插槽(201)上方的放置框(2)上设有活动腔(202),活动腔(202)内活动安装有活动板(205),活动板(2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前后设置的定位销(206),定位销(206)的底端活动贯穿至定位插槽(201)内并用于对钢片进行抵触定位;活动腔(202)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块(203),活动板(205)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瑕吴瑾周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佰元鸿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