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灶主机框架及集成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111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14
本申请提供一种集成灶主机框架及集成灶,具体涉及厨具设备技术领域,该主机框架包括基于下置式风道的生产线获取的通用部件,以及基于背置式风道的生产线获取的差异部件;通用部件包括后板和前板,差异部件包括侧板和横梁;后板相对的两端分别朝同一方向延伸,形成两个侧板;后板与两个侧板形成用于放置背置式风道的容纳空间;两个侧板中的一个侧板上设置有用于外接排烟管的排烟孔,以使得排烟管与背置式风道连接;两个侧板之间设置有平行于后板的前板;前板与后板之间设置有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侧板连接;前板与横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开口,以使得接油盒依次穿过前板的开口、横梁的开口与背置式风道连接。本申请避免了生产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厨具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集成灶主机框架及集成灶


技术介绍

1、集成灶作为厨房电器,集成了蒸、烤、炸等功能,广受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但其主要功能是抽吸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净化室内空气,而风道负责将吸收的油烟排出。

2、集成灶的风道分为下置式风道和背置式风道两种结构,现有的应用于下置式风道的集成灶主机框架,参考图1,具体的,按照集成灶主机框架的常规放置,下置式风道在集成灶主机框架中靠下安装,一侧开设的排烟口与集成灶主机框架侧板上的排烟孔相接,正下方放置接油盒。显然,排烟孔的设置需要依据风道一侧排烟口的位置与几何参数,以及风道在集成灶主机框架中的安装位置;接油盒的设置需要依据风道在集成灶主机框架中的安装位置。由此可见,集成灶主机框架的结构与风道的结构、风道在集成在主机框架中的安装位置直接相关。

3、由于背置式风道与下置式风道结构上的差异,以及在集成灶主机框架中的安装位置的差异,应用于下置式风道的集成灶主机框架无法应用于背置式风道,这两种风道需要搭载不同的集成灶主机框架,造成了两种集成灶主机框架生产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的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灶主机框架,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背置式风道(1),包括通用部件和差异部件,所述通用部件基于下置式风道对应的生产线获取,所述差异部件基于所述背置式风道(1)对应的生产线获取;所述通用部件包括后板(2)和前板(3),所述差异部件包括侧板(5)和横梁(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主机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异部件还包括支撑架(16),所述支撑架(16)设置在所述侧板(5)内壁,所述支撑架(16)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滑动槽(8)以及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柱(9),所述立柱(9)设置在所述滑动槽(8)靠近所述集成灶主机框架底部的一侧,两个所述侧板(5)上的滑动槽(8)用于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灶主机框架,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背置式风道(1),包括通用部件和差异部件,所述通用部件基于下置式风道对应的生产线获取,所述差异部件基于所述背置式风道(1)对应的生产线获取;所述通用部件包括后板(2)和前板(3),所述差异部件包括侧板(5)和横梁(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主机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异部件还包括支撑架(16),所述支撑架(16)设置在所述侧板(5)内壁,所述支撑架(16)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滑动槽(8)以及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柱(9),所述立柱(9)设置在所述滑动槽(8)靠近所述集成灶主机框架底部的一侧,两个所述侧板(5)上的滑动槽(8)用于共同支撑集成灶的功能模块,以使得所述功能模块沿所述滑动槽(8)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主机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8)包括支撑部(10)和限位部(11),所述支撑部(10)与所述限位部(11)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支撑部(10)相对于所述限位部(11)靠近所述集成灶主机框架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主机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6)与所述横梁(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主机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部件还包括拼接板(12),所述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月华江凯单寨锋王庆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亿田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