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换箱式马铃薯低损入库装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103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换箱式马铃薯低损入库装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箱装置、装薯平台和喂薯装置,换箱装置包括机架Ⅰ、夹箱机构、液压缸Ⅰ和移箱装置,液压缸Ⅰ的缸体端固定在机架Ⅰ内部背离移箱方向一侧的护板Ⅰ处、缸杆端与固定架Ⅰ的“L”形底边中部设有的通孔连接,装薯平台置于换箱装置移箱方向的一侧且尾端与换箱装置相连,装薯平台包括装薯架、卸箱装置和接薯平台,卸箱装置包括牵引装置、导轨Ⅰ和限位板,伸缩机构置于装薯平台朝着移箱方向的斜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马铃薯收获产后处理和转运作业过程中的自动换箱、低损装箱和薯箱平稳转运,换箱机构的可靠性好,薯块跌落高度自动可调,可根据装箱工况实时均匀布料,减损防损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换箱式马铃薯低损入库装箱机,主要用于马铃薯机械化收获后且清选除杂完成后的自动换箱、低损装箱和薯箱转运作业,并将装箱完成后的马铃薯按要求转运至指定位置,旨在解决传统的马铃薯收获后产地处理和入库转运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人工成本高、效率低和伤薯率和破皮率居高不下等问题。


技术介绍

1、近几年,国内马铃薯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机械化程度不足、劳动力成本增大,难以支撑马铃薯种植业的相关生产过程。在马铃薯机械化收获过程中,机械化集薯和收获后产地处理和入库转运环节往往存在着马铃薯碰撞冲击较为剧烈,易产生破皮损伤,转运过程机械化程度低、伤薯率和破皮率较高和人工成本过高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发展。

2、采用常规的机械化入库输送线作业,往往存在多级输送落差,各过渡环节的多次跌落碰撞冲击致使伤薯破皮;马铃薯在输送线输送单元的末端跌落至集薯区域,落料端密集的“薯块流”与堆放在库内的薯块之间也易产生碰撞冲击作用,诱发伤薯破皮现象。调研发现,对于机械化收获后的马铃薯采用装箱入库模式,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可确保减损成效;但是,倘若采用传统的输送带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换箱式马铃薯低损入库装箱机,包括换箱装置(1)、装薯平台(2)和喂薯装置(3),其特征在于:换箱装置(1)包括机架Ⅰ(11)、夹箱机构(12)、液压缸Ⅰ(13)和移箱装置(14),机架Ⅰ(11)包括底板Ⅰ(111)、立柱Ⅰ(112)、横梁Ⅰ(113)、护板Ⅰ(114)、套筒(115)和导杆Ⅰ(116),底板Ⅰ(111)的四个边角处设有铅锤布置的立柱Ⅰ(112),立柱Ⅰ(112)远离底板Ⅰ(111)的一端除进箱口外的三面分别设有横梁Ⅰ(113)和护板Ⅰ(114),四根铅锤布置的导杆Ⅰ(116)穿过呈框架结构的夹箱机构(12)四个边角处设有的通孔后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横梁Ⅰ(113)...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换箱式马铃薯低损入库装箱机,包括换箱装置(1)、装薯平台(2)和喂薯装置(3),其特征在于:换箱装置(1)包括机架ⅰ(11)、夹箱机构(12)、液压缸ⅰ(13)和移箱装置(14),机架ⅰ(11)包括底板ⅰ(111)、立柱ⅰ(112)、横梁ⅰ(113)、护板ⅰ(114)、套筒(115)和导杆ⅰ(116),底板ⅰ(111)的四个边角处设有铅锤布置的立柱ⅰ(112),立柱ⅰ(112)远离底板ⅰ(111)的一端除进箱口外的三面分别设有横梁ⅰ(113)和护板ⅰ(114),四根铅锤布置的导杆ⅰ(116)穿过呈框架结构的夹箱机构(12)四个边角处设有的通孔后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横梁ⅰ(113)和底板ⅰ(111)对应的套筒(115)内,夹箱机构(12)包括夹箱架(121)、固定架ⅰ(122)、固定架ⅱ(123)、液压缸ⅱ(124)、连接板ⅰ(125)、固定销(126)、连接板ⅱ(127)、夹箱爪(128)和挡板(129),呈“l”形的固定架ⅰ(122)倒置固定在夹箱架(121)背离移箱方向的一侧、且“l”形底边朝向夹箱架(121)的外侧,固定架ⅰ(122)位于夹箱架(121)底面的部分切有长度方向与固定架ⅰ(122)宽度方向一致的矩形孔,长度与固定架ⅰ(122)宽度相同的导杆ⅱ(1211)沿固定架ⅰ(122)的宽度方向固定支撑在固定架ⅰ(122)矩形孔的两侧,固定架ⅰ(122)“l”形底边中部设有通孔,液压缸ⅰ(13)的缸体端固定在机架ⅰ(11)内部背离移箱方向一侧的护板ⅰ(114)处、缸杆端与固定架ⅰ(122)“l”形底边中部设有的通孔连接,呈“u”的固定架ⅱ(123)倒置固定在夹箱架(121)沿移箱方向一侧的纵梁上,在夹箱架(121)设有固定架ⅱ(123)的纵梁上切有长度方向与“u”形固定架ⅱ(123)的内侧长度方向一致的、贯穿上下两面的滑槽,液压缸ⅱ(124)的缸体端固定在固定架ⅱ(123)的“u”形内侧底边上,呈矩形板状的连接板ⅰ(125)长度方向与滑槽长度方向平行且在连接板ⅰ(125)的长度方向的1/2处切除原宽度方向的1/2并在切除一面设有斜置滑槽,液压缸ⅱ(124)的缸杆端、交错布置的两连接板ⅰ(125)的斜置滑槽通过固定销(126)连接,两对称布置、设有矩形凸起且长度方向与移箱方向一致的夹箱爪(128)设有通孔的一端通过导杆ⅱ(1211)连接,夹箱爪(128)的另一端通过与呈“l”形的连接板ⅱ(127)与连接板ⅰ(125)相连,挡板(129)固定在固定架ⅱ(123)朝向固定架ⅰ(122)的一侧,位于机架ⅰ(11)中下部的移箱装置(14)由多组长度方向与移箱方向垂直的辊筒ⅰ(141)串联、由驱动装置ⅰ(142)驱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忠彩田治浩王法明杨振宇甘国增张祥彩王宪良程修沛苏国粱金诚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