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3083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电致变色电解质的制备原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增塑剂、聚合单体和助剂;所述B组分包括聚苯乙烯磺酸钠、聚(3,4‑乙烯二氧噻吩)和锂盐。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提供的电致变色电解质将传统电致变色器件中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和离子储存层整合为一层,并可以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组装电致变色器件,简化了器件结构,成本低,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致变色器件,具体涉及一种电致变色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传统电致变色器件通常由透明导电电极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储存层(或第二电致变色层)、透明导电电极层的多层结构组成,但其制备工序复杂。

2、近年来,随着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可根据调整电致变色材料及电解质层获得透明导电电极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透明导电电极层结构的电致变色器件。相比于传统结构,此类结构的电致变色器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器件的制备工序。cn112327555a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智能窗中的应用,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透明导电基底和阴极透明导电基底,以及设置于阳极透明导电基底与阴极透明导电基底之间的电致变色层和电解质层,所述阳极透明导电基底与阴极透明导电基底之间不包括离子存储层;所述的电解质层是通过将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滴在电致变色层上而获得,所述的金属离子为具有氧化作用的金属阳离子,所述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的溶剂为乙腈、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的浓度为0.01~0.5m。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变色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电解质的制备原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增塑剂、聚合单体和助剂;所述B组分包括聚苯乙烯磺酸钠、聚(3,4-乙烯二氧噻吩)和锂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包括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或离子液体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变色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单体包括丙烯酰吗啉、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四氢呋喃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电解质的制备原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增塑剂、聚合单体和助剂;所述b组分包括聚苯乙烯磺酸钠、聚(3,4-乙烯二氧噻吩)和锂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包括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或离子液体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变色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单体包括丙烯酰吗啉、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四氢呋喃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增稠剂和光引发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包括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双氟磺酰亚胺锂、三氟甲磺酸锂或六氟磷酸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枫周硕张必应彭珍珍刘磊胡泽顺李兰辉陈利科王义礼张芪瑞
申请(专利权)人: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