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健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肠道缓释活性小分子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能够提高活性小分子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
技术介绍
1、食源性活性小分子例如多酚、类黄酮、类胡萝卜素或维生素等对人体肠道炎症、肠道吸收代谢以及肠道菌群有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但通常这些活性小分子的性质很不稳定,在胃液酸性消化过程中容易失活,肠道靶向性差,不易被吸收,导致其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率很低。通过包埋技术可以将活性小分子包封在纳米颗粒、脂质体、微胶囊等载体内部,提高活性小分子的稳定性,但存在载药量低、包埋效率有限等问题,同时载体材料也容易在安全性、靶向性、缓释性等方面存在缺陷。例如cn116196430a公开了一种肠道靶向输送功能的蛋白质/多糖纳米微球及应用,其微球载药量为8.1~8.4%。cn118161456a公开了一种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微球原料包括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和有机溶剂等非天然原料。
2、植物糖原来源于 su1型玉米、水稻、大麦、高粱等植物中,是一种天然的超支化α-葡聚糖,也是一种整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靶向肠道缓释活性小分子纳米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肠道缓释活性小分子纳米微球包括微球壁和微球芯材,其中,壁材原料为黄原胶,芯材原料包括羧甲基植物糖原、乳清蛋白和活性小分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靶向肠道缓释活性小分子纳米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清蛋白包括单一乳球蛋白、单一乳白蛋白或乳清蛋白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靶向肠道缓释活性小分子纳米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性活性小分子包括多酚、类黄酮、类胡萝卜素或维生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4.一种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靶向肠道缓释活性小分子纳米微球的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向肠道缓释活性小分子纳米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肠道缓释活性小分子纳米微球包括微球壁和微球芯材,其中,壁材原料为黄原胶,芯材原料包括羧甲基植物糖原、乳清蛋白和活性小分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靶向肠道缓释活性小分子纳米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清蛋白包括单一乳球蛋白、单一乳白蛋白或乳清蛋白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靶向肠道缓释活性小分子纳米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性活性小分子包括多酚、类黄酮、类胡萝卜素或维生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4.一种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靶向肠道缓释活性小分子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混合溶液中活性小分子与乳清蛋白的质量比为1:1~5: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雅凝,王誉洁,李丹丹,辛志宏,王若昕,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