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桥单电机三档行星轮式减速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040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驱桥单电机三档行星轮式减速器总成,涉及电驱桥的领域,其包括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输入轴、平行于输入轴的第一中间轴、平行于第一中间轴的中心轴、平行于中心轴的第二中间轴;输入轴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一中间轴依次设有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齿轮可与第一齿轮啮合;中心轴依次设有第十齿轮、第二换挡结构、第七齿轮、第五齿轮、第四齿轮,第四齿轮可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二中间轴依次设有第九齿轮、第八齿轮、第一换挡结构、第六齿轮,第六齿轮可与第五齿轮啮合,第八齿轮可与第七齿轮啮合,第九齿轮可与第十齿轮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电机、变速箱和车桥的集成,缩减了空间,减轻了系统质量,提升了动力链传递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驱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驱桥单电机三档行星轮式减速器总成


技术介绍

1、电驱桥,将电驱系统与后桥集成,可大大释放电池空间,同时减轻整车重量、降低成本。当前市场上的电驱桥产品根据桥壳形式大致分为两种:1)冲焊一体式桥壳,该结构可沿用传统桥壳,外挂电机、减速器,开发难度小且开发成本低,但体积仍然占用较大且簧下质量相对大,影响结构强度与整车驾驶性、舒适性;2)分段式桥壳,桥壳内集成电机、减速器及差速器等,总成集成度高,体积占用小,可进一步释放底盘空间。

2、但目前市场上的分段式桥壳类电驱桥大多采用大电机配小速比减速器的形式,成本较高。内部结构及壳体不对称,质量偏心大,且单中间轴的布局不利于功率分流,系统质量大,导致路面传来的冲击载荷对电驱桥的冲击大,系统强度尤其是桥壳强度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驱桥单电机三档行星轮式减速器总成,以实现电机、变速箱和车桥的集成,缩减空间,减轻系统质量,提升动力链传递效率。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驱桥单电机三档行星轮式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驱动电机Motor连接的输入轴A、平行于所述输入轴A的第一中间轴B、平行于所述第一中间轴B的中心轴C、平行于所述中心轴C的第二中间轴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驱桥单电机三档行星轮式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挡结构(1)向右挂挡与所述第六齿轮(32)结合、所述第二换挡结构(2)与齿轮脱开时,处于1挡;此时,电机动力通过所述第一齿轮(11)传递给所述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12)与所述第三齿轮(21)固定,动力传给所述第四齿轮(22);所述第四齿轮(22)与所述第五齿轮(31)、所述第七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桥单电机三档行星轮式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驱动电机motor连接的输入轴a、平行于所述输入轴a的第一中间轴b、平行于所述第一中间轴b的中心轴c、平行于所述中心轴c的第二中间轴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驱桥单电机三档行星轮式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挡结构(1)向右挂挡与所述第六齿轮(32)结合、所述第二换挡结构(2)与齿轮脱开时,处于1挡;此时,电机动力通过所述第一齿轮(11)传递给所述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12)与所述第三齿轮(21)固定,动力传给所述第四齿轮(22);所述第四齿轮(22)与所述第五齿轮(31)、所述第七齿轮(41)固定,此时动力通过所述第五齿轮(31)传递给所述第六齿轮(32),再传递给所述第九齿轮(51),所述第九齿轮(51)传递给所述第十齿轮(52),所述第十齿轮(52)与太阳轮o为一体,动力传给行星轮系,最终传递到差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驱桥单电机三档行星轮式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挡结构(1)向左挂挡与所述第七齿轮(41)结合、所述第二换挡结构(2)与齿轮脱开,处于2挡;此时,电机动力通过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丁李广兴储荣李威刘斐方伟荣韩晓铭何风波高航皇维张理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动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