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主动射流控制空中加油增稳锥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039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空中加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主动射流控制空中加油增稳锥套。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主动射流控制空中加油增稳锥套,包括输油管道,输油管道的一端连接有锥杯,输油管道上设置有若干输气管道,锥杯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射流口,输气管道与射流口一一对应连通,锥杯内安装有飞行控制系统、定位系统和无线电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加油机内的射流系统和供气装置,射流系统与供气装置电连接,所述定位系统和无线电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均与飞行控制系统电连接,飞行控制系统与射流系统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主动射流控制空中加油增稳锥套,以实现通过射流主动控制锥套的姿态,提高锥套对接的效率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中加油,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主动射流控制空中加油增稳锥套


技术介绍

1、空中加油技术的应用,增加了飞机的航程,而且显著提高了战机的生存能力,显著提高了有效率等方面的能力,使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为可能。此外,空中加油技术颠覆了人类以往对于战机执行任务种类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对空中加油机支援战机的作战能力有了崭新的认识。对于目前软管式空中加油方式来说,由于存在大气紊流与受油机前体产生的头波影响,再加上加油软管的柔性,导致加油锥套相对于加油机的空间位置不能固定,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飘摆现象。由此可知目前,软式空中加油方式存在两个缺点:一是由于锥套存在飘摆现象,导致加油对接环节的时间较长;二是受油机接近加油锥套时,其前体头波可能诱发加油锥套震荡从而导致相关的加油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主动射流控制空中加油增稳锥套,以实现通过射流主动控制锥套的姿态,从而抑制空中加油对接过程中软管锥套系统出现的无序飘摆和“头波”现象,提高锥套对接的效率和精度,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主动射流控制空中加油增稳锥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油管道(1),输油管道(1)的一端连接有锥杯(2),输油管道(1)上设置有若干输气管道(3),锥杯(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射流口(21),输气管道(3)与射流口(21)一一对应连通,锥杯(2)内安装有飞行控制系统、定位系统(4)和无线电高速数据传输系统(5);还包括设置于加油机内的射流系统(6)和供气装置,射流系统(6)与供气装置电连接,所述定位系统(4)和无线电高速数据传输系统(5)均与飞行控制系统电连接,飞行控制系统与射流系统(6)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动射流控制空中加油增稳锥套,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主动射流控制空中加油增稳锥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油管道(1),输油管道(1)的一端连接有锥杯(2),输油管道(1)上设置有若干输气管道(3),锥杯(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射流口(21),输气管道(3)与射流口(21)一一对应连通,锥杯(2)内安装有飞行控制系统、定位系统(4)和无线电高速数据传输系统(5);还包括设置于加油机内的射流系统(6)和供气装置,射流系统(6)与供气装置电连接,所述定位系统(4)和无线电高速数据传输系统(5)均与飞行控制系统电连接,飞行控制系统与射流系统(6)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动射流控制空中加油增稳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道(3)设置于输油管道(1)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动射流控制空中加油增稳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道(1)和射流口(21)之间设置有倾斜通道(22),倾斜通道(22)设置于锥杯(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动射流控制空中加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恩光黄江涛朱喆杜昕谭霄王崯瞩唐骥罡陈其盛王春阳胡斌章胜陈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