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永磁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
技术介绍
1、永磁同步电动机由定子、转子和机壳等部件构成。永磁同步电动机以永磁体提供励磁,使电动机结构较为简单,降低了加工和装配费用,且省去了容易出问题的集电环和电刷,提高了电动机运行的可靠性;又因无需励磁电流,没有励磁损耗,提高了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
2、但目前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存在反电势波形,因定子开槽以及转子永磁体不连贯引起的反电势谐波分量,从而导致电机运行时产生附加的铁损耗、铜损耗和振动噪音,降低电机的效率和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永磁同步电动机存在的问题,改善反电势波形,减小因定子开槽以及转子永磁体不连贯引起的反电势谐波分量,提高电机的效率和性能,所以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包括机壳、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定子设置在机壳的前后两端,所述转子位于两个定子之间,所述转子的转轴与机壳旋转设置;所述转子的两端表面均沿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主槽,所述主槽内设置有主永磁材料,相邻两个主槽之间开设有辅助槽,所述辅助槽内设置有辅助永磁材料。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子上辅助槽的设置,可以内置辅助永磁材料,有利于优化正弦波形,减小电机振动,提高电机性能以及稳定性。
5、可选的,所述定子上的绕组为三相分布式绕组,所述绕组设置在两个定子相对靠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保证上下在同一个槽内,绕组线圈所属相序相同,保证电流方向相同。根据电生磁原理,从而保证相同位置上下槽的磁场方向相同,电机磁力线从中间转子n极出发,向上穿过上气隙,进入上定子,在定子轭部沿周向走过一个极距,再反向穿过上气隙,返回到转子s极。从s极出发,穿过下气隙,进入下定子,沿相同方向走过一个极距,反向穿过下气隙,回到转子n极,构成完整磁路。
7、可选的,相邻两个主槽中间开设有多个所述辅助槽,所述辅助槽呈腰型孔状。
8、可选的,所述转轴包括阶梯轴,所述转子安装在阶梯轴上通过键同轴连接,所述转子一端与阶梯轴轴肩相抵,转子的另一端通过挡圈定位设置,所述阶梯轴与机壳通过轴承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子安装在通过键连接同轴安装在阶梯轴,实现同轴固定,且通过轴肩和挡圈实现轴向定位,转子的安装方式简单可靠。
10、可选的,转子的另一端同轴开设有挡圈槽,所述挡圈位于挡圈槽内。
11、可选的,所述机壳内开设有轴承槽,所述轴承安装在轴承槽内。
12、可选的,若干所述辅助槽内设置的辅助永磁材料牌号或导磁性能不同。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反电势波形更加正弦,减少电机震动,提高电机稳定性。
14、可选的,所述辅助永磁材料不等厚,中间厚,两边薄。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等厚永磁材料,一般是中间厚,两边薄,也是为了使永磁体材料中间部分气隙磁密高,两边气隙磁密低。获得正弦性好的磁密波形。
16、可选的,所述转子上相邻两个主槽之间贯穿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位于辅助槽靠近转子边缘位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贯穿孔起隔磁桥作用,减少电机转子漏磁,提高永磁体利用率。
18、可选的,所述机壳包括前壳和后端盖,所述后端盖上凸出设置有凸缘,所述后端盖扣在前壳上,凸缘与前壳内壁相抵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壳包括前壳和后端盖,且后端盖与前壳的固定方式简单可靠,连接稳定也便于装配和检修维护。
20、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申请的双定子绕组绕制时,u、v、w三相相序须按照一定顺序对齐,保证上下在同一个槽内,线圈所属相序相同,保证电流方向相同。根据电生磁原理,从而保证相同位置上下槽的磁场方向相同,电机磁力线从中间转子n极出发,向上穿过上气隙,进入上定子,在定子轭部沿周向走过一个极距,再反向穿过上气隙,返回到转子s极。从s极出发,穿过下气隙,进入下定子,沿相同方向走过一个极距,反向穿过下气隙,回到转子n极,构成完整磁路。
22、2、本申请的相邻两个主槽之间开设有辅助槽,辅助槽内设置有辅助永磁材料,若干辅助槽内设置的辅助永磁材料牌号或导磁性能不同,可以使反电势波形呈正弦更加稳定,优化正弦波形,减少电机震动,提高电机性能以及稳定性,辅助永磁材料不等厚,不等厚永磁材料,中间厚,两边薄,也是为了使永磁体材料中间部分气隙磁密高,两边气隙磁密低。获得正弦性好的磁密波形。
23、3、本申请的转子上相邻两个主槽之间贯穿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位于辅助槽靠近转子边缘位置,贯穿孔起隔磁桥作用,减少电机转子漏磁,提高永磁体利用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包括机壳、定子(4)和转子(7),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定子(4)设置在机壳的前后两端,所述转子(7)位于两个定子(4)之间,所述转子(7)的转轴(8)与机壳旋转设置;所述转子(7)的两端表面均沿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主槽(12),所述主槽(12)内设置有主永磁材料(13),相邻两个主槽(12)之间开设有辅助槽(14),所述辅助槽(14)内设置有辅助永磁材料(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4)上的绕组(6)为三相分布式绕组,所述绕组(6)设置在两个定子(4)相对靠近端等角度开设的若干定子开槽(5)内,绕组(6)节距为一至四,两个绕组(6)的相序相同,两个绕组(6)之间U相与U相、V相与V相、W与W相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主槽(12)中间开设有多个所述辅助槽(14),所述辅助槽(14)呈腰型孔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包括阶梯轴,所述转子(7)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转子(7)的另一端同轴开设有挡圈槽(10),所述挡圈(9)位于挡圈槽(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开设有轴承槽,所述轴承(11)安装在轴承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辅助槽(14)内设置的辅助永磁材料(15)牌号或导磁性能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永磁材料(15)不等厚,中间厚,两边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7)上相邻两个主槽(12)之间贯穿开设有贯穿孔(16),所述贯穿孔(16)位于辅助槽(14)靠近转子(7)边缘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前壳(1)和后端盖(2),所述后端盖(2)上凸出设置有凸缘(3),所述后端盖(2)扣在前壳(1)上,凸缘(3)与前壳(1)内壁相抵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包括机壳、定子(4)和转子(7),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定子(4)设置在机壳的前后两端,所述转子(7)位于两个定子(4)之间,所述转子(7)的转轴(8)与机壳旋转设置;所述转子(7)的两端表面均沿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主槽(12),所述主槽(12)内设置有主永磁材料(13),相邻两个主槽(12)之间开设有辅助槽(14),所述辅助槽(14)内设置有辅助永磁材料(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4)上的绕组(6)为三相分布式绕组,所述绕组(6)设置在两个定子(4)相对靠近端等角度开设的若干定子开槽(5)内,绕组(6)节距为一至四,两个绕组(6)的相序相同,两个绕组(6)之间u相与u相、v相与v相、w与w相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主槽(12)中间开设有多个所述辅助槽(14),所述辅助槽(14)呈腰型孔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包括阶梯轴,所述转子(7)安装在阶梯轴上通过键同轴连接,所述转子(7)一端与阶梯轴轴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亮,高星福,苏强,王开芝,李春明,杨春蕾,姜志超,张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三利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