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拼接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017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拼接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铁路轨道技术领域,包括:支承层、道床板以及两条钢轨,支承层上间隔设置有限位凸台;道床板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支承层上的填充层和预制件;预制件包括对称设置于填充层宽度方向两侧的两块预制板以及设置于两预制板上的两列承轨台,沿填充层中心线形成有隔离两预制板的隔离墙,两块预制板通过贯穿隔离墙的钢筋连为一体;两条钢轨分别设置于两列承轨台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隧道内可用性高的优点,适用于隧道铁路和地铁工程建设;具有高平顺性、道床板可更换、可维修、填充层质量可控及造价较低的优点,还具有新老混凝土接触面出现裂缝和离缝风险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轨道,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拼接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无砟轨道具有高平顺、高稳定、少维护的优点,目前新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铁路、客货共线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的轨道结构均有选用无砟轨道结构,此外城际线路、城市轨道交通均全面采用无砟轨道结构。

2、目前主要采用的无砟轨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板式无砟轨道,例如用于高速铁路的crts ⅰ、crts ⅱ和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和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各类预制装配式整体道床等;另一类为轨枕(块)埋入式无砟轨道,例如用于国铁线路的双块式无砟轨道和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长枕埋入式道床等。

3、板式无砟轨道平顺度高,轨枕(块)埋入式无砟轨道经济性好,在轨道工程中都得到很好地应用,在高速铁路工程中两者占比分别为49.5%和50.5%。随着铁路的发展和既有无砟轨道服役时间的增长,传统的板式无砟轨道与轨枕(块)埋入式无砟轨道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

4、传统板式无砟轨道主要问题有:(1)轨道板板下ca砂浆或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依赖材料自身流动性保证浇筑质量,导致充填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拼接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拼接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51)内间隔设置有多个预埋管(4),所述预埋管(4)内均穿设有所述钢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拼接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层(1)与所述填充层(3)之间还设置有隔离层(2),所述隔离层(2)为土工布、橡胶垫、聚氨酯垫中的任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拼接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3)现浇于所述预制板(51)与所述支承层(1)之间的填充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拼接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拼接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拼接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51)内间隔设置有多个预埋管(4),所述预埋管(4)内均穿设有所述钢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拼接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层(1)与所述填充层(3)之间还设置有隔离层(2),所述隔离层(2)为土工布、橡胶垫、聚氨酯垫中的任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拼接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3)现浇于所述预制板(51)与所述支承层(1)之间的填充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拼接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床板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台(11)啮合的限位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堂张鲁顺孙建勋袁振华高鑫伟刘钰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