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结构强化的换热板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板式换热器一般采用在平板加工流道的方式进行制造,其换热单元整体在一个平面上的所有流道组成,焊接方法一般采用如钨极氩弧焊、电子束焊接、扩散焊接等方法,制造简单,工艺成熟。
2、随着板式换热器应用范围的扩大,对板式换热器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外形要求实现曲面空间化,以满足特殊的设计需求。虽然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的管壳式换热器可以通过管材的弯制实现弧形、半圆形、u形、发卡形、蛇形等曲面外形,但是管壳式换热器的雷诺数低,传热能力不强。
3、目前板式换热器的传热能力强,但其结构由于其平行(平面)流道多,其在形成曲面结构时往往强度较差,且其流道空间容易被破坏,难以实现曲面结构的设计和制造,难以满足板式换热器的特殊设计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具有结构强化的换热板片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板式换热器在形成曲面结构时往往强度较差,不能实现曲面结构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结构强化的换热板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片包括上板体(101)、下板体(102),所述上板体(101)朝向下板体(102)的一侧设置流道(103),和/或,所述下板体(102)朝向上板体(101)的一侧设置流道(103),使得所述上板体(101)、下板体(102)之间共同形成介质通道;所述上板体(101)、下板体(102)之间设置增强板(104),所述上板体(101)、增强板(104)、下板体(102)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结构强化的换热板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板(104)设置扰流结构(105),所述扰流结构(1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结构强化的换热板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片包括上板体(101)、下板体(102),所述上板体(101)朝向下板体(102)的一侧设置流道(103),和/或,所述下板体(102)朝向上板体(101)的一侧设置流道(103),使得所述上板体(101)、下板体(102)之间共同形成介质通道;所述上板体(101)、下板体(102)之间设置增强板(104),所述上板体(101)、增强板(104)、下板体(102)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结构强化的换热板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板(104)设置扰流结构(105),所述扰流结构(105)位于所述介质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结构强化的换热板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105)包括凹陷部(106)和/或凸起部(107),和/或,所述扰流结构(105)包括扰流孔(10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结构强化的换热板片,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介质通道内,所述扰流结构(105)包括沿着介质通道延伸方向上依次交替设置的凹陷部(106)、凸起部(1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结构强化的换热板片,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介质通道延伸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瑞,付文,李培跃,刘向前,徐哲,李秋龙,张明辉,李彦默,楚俊豪,王玮,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