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包装箱及其包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002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扇包装箱及其包装方法,风扇包装箱包括相互扣合在一起的上箱体和下箱体,在下箱体内分别设置放置风扇机头组件、底盘组件、两个立柱组件、电源线组件、底座连接轴的第一限位腔、第二限位腔、第三限位腔、第四限位腔、第五限位腔、第六限位腔,第一限位腔位于下箱体的中部位置,第五限位腔和第六限位腔的顶部与与第一限位腔连通,第二限位腔位于第一限位腔的后侧,第三限位腔和第四限位腔位于第一限位腔的前侧且分别位于下箱体的左右两个转角处;在上箱体上分别设置放置机头组件、底盘组件、两个立柱组件的第七限位腔、第八限位腔、第九限位腔和第十限位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风扇包装过程,提高包装效率,而且还增加了包装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扇包装,特别涉及一种风扇包装箱及其包装方法


技术介绍

1、风扇在运输前,一般需要将其拆分成机头组件、底盘组件、立柱组件、网罩组件等部分,风扇的包装方式通常是采用多块泡沫甚至是多种材料进行拼接的方式,不仅导致包装过程复杂,包装效率低,而且包装强度弱,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风扇零部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风扇包装箱及其包装方法,简化风扇包装过程,提高包装效率,增加包装强度,减少风扇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风扇包装箱,包括相互扣合在一起的上箱体和下箱体,在下箱体内设置放置风扇机头组件的第一限位腔、放置风扇底盘组件的第二限位腔、放置两个风扇立柱组件的第三限位腔和第四限位腔、放置风扇电源线组件的第五限位腔,以及放置风扇底座连接轴的第六限位腔,第一限位腔位于下箱体的中部位置,第五限位腔和第六限位腔的顶部与第一限位腔连通,第二限位腔位于第一限位腔的后侧,第三限位腔和第四限位腔同时位于第一限位腔的前侧且分别位于下箱体的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扣合在一起的上箱体和下箱体,在下箱体内设置放置风扇机头组件的第一限位腔、放置风扇底盘组件的第二限位腔、放置两个风扇立柱组件的第三限位腔和第四限位腔、放置风扇电源线组件的第五限位腔,以及放置风扇底座连接轴的第六限位腔,第一限位腔位于下箱体的中部位置,第五限位腔和第六限位腔的顶部与第一限位腔连通,第二限位腔位于第一限位腔的后侧,第三限位腔和第四限位腔同时位于第一限位腔的前侧且分别位于下箱体的左右两个转角处,第一限位腔至第四限位腔的顶部相互连通;在上箱体上分别设置与下箱体对应的放置风扇机头组件的第七限位腔、放置风扇底盘组件的第八限位腔、放置两个风扇立柱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扣合在一起的上箱体和下箱体,在下箱体内设置放置风扇机头组件的第一限位腔、放置风扇底盘组件的第二限位腔、放置两个风扇立柱组件的第三限位腔和第四限位腔、放置风扇电源线组件的第五限位腔,以及放置风扇底座连接轴的第六限位腔,第一限位腔位于下箱体的中部位置,第五限位腔和第六限位腔的顶部与第一限位腔连通,第二限位腔位于第一限位腔的后侧,第三限位腔和第四限位腔同时位于第一限位腔的前侧且分别位于下箱体的左右两个转角处,第一限位腔至第四限位腔的顶部相互连通;在上箱体上分别设置与下箱体对应的放置风扇机头组件的第七限位腔、放置风扇底盘组件的第八限位腔、放置两个风扇立柱组件的第九限位腔和第十限位腔,第七限位腔至第十限位腔的顶部相互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箱体的内侧壁突设定位凸台,对应的,在所述上箱体的内侧壁凹设定位凹槽,在定位凸台的顶部侧面设置凸扣位,对应的,在定位凹槽的底侧壁设置凹扣槽,定位凸台与定位凹槽相互配合,凸扣位与凹扣槽相互扣合,使得上箱体与下箱体相互扣合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限位腔和第七限位腔的侧面、底面分别贴合风扇机头组件的网罩外形,以限制风扇机头组件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贤渤乐飞
申请(专利权)人:造梦者浙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