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结构、车载液氢瓶及燃料电池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9832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热结构、车载液氢瓶及燃料电池车辆,涉及液氢存储技术领域,该导热结构由导热材料制成,设置于车载液氢瓶的外壳和内胆之间;导热结构包括:电磁头、固定座、滑动件、弹性件;固定座内部设置有滑腔,固定座朝向电磁头的一端设置有与滑腔连通的过孔;滑动件与固定座滑动连接,能够移动伸出过孔;弹性件与滑动件和固定座连接,滑动件能够移动伸出所述过孔与所述电磁头磁吸接触。该导热结构可通过滑动件与电磁头之间的接触关系改变车载液氢瓶的外壳与内胆的接触状态,从而控制车载液氢瓶的增压速率;该方案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且能耗较低,解决了现有车载液氢瓶的增压方案存在的稳定性差、能耗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氢存储,尤其是涉及一种导热结构、车载液氢瓶及燃料电池车辆


技术介绍

1、氢气存储装置主要以车载液氢瓶来实现,而车用的车载液氢瓶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以及更长的续航时间,因此需要特定的增压结构来满足车用车载液氢瓶的使用功能需求。传统车载液氢瓶在实现增压过程中,通常运用空温增压器使液氢产生相变后体积膨胀压力升高,从而提高瓶内压力,满足电堆供气量;还可运用增压泵将汽化后的氢气压缩加压打入车载液氢瓶中,增加瓶内压力,从而满足电堆供气量。

2、传统空温增压器的结构为翅片管式,原理为空气与管内液氢换热,翅片作用是增加换热面积。该结构在换热初期效率尚能满足需求,随着换热的持续,翅片部位结霜结冰,会导致与空气的换热效率下降。同时,瓶体内部液位下降,出液量会随之减少,并且液氢在此工况下随着压力和温度的上升会进入超临界状态;由于该状态下没有相变发生,增压效率会进一步下降。而运用增压泵将汽化后的氢气压缩加压打入车载液氢瓶中的方式,会使瓶内压力升高,导致能耗偏大。

3、综上所述,现有车载液氢瓶的增压方案还存在着稳定性差、能耗偏大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结构由导热材料制成,设置于车载液氢瓶的外壳和内胆之间;所述导热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伸入所述滑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突出部;所述弹性件套装于所述滑动件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突出部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过孔的外周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滑腔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件伸入所述滑腔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腔的腔底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伸出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结构由导热材料制成,设置于车载液氢瓶的外壳和内胆之间;所述导热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伸入所述滑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突出部;所述弹性件套装于所述滑动件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突出部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过孔的外周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滑腔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件伸入所述滑腔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腔的腔底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伸出所述滑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突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座和第二固座;

6.一种车载液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液氢瓶包括外壳、内胆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硕王东雨
申请(专利权)人: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