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单元模块化空间可变的蒙古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9808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单元模块化空间可变的蒙古包结构,涉及蒙古包结构领域,包括顶板构造区、树形柱单元模块区、外部环形侧板构件区及底部构造区,所述顶板构造区分为顶部中心板,梯形顶板,顶部插板,顶部翼板、矩形搭板五部分,所述顶部中心板的下端卡合安装有梯形顶板,且梯形顶板的下端等角度卡合安装有顶部插板。该新型的装配式单元模块化空间可变的蒙古包结构,便于多次拆装且无折损,从而实现长期重复周转使用,其标准化构件形式更显著发挥了其作为装配式建筑具有可移动、可拆卸、可多次周转使用、可扩展的非永久性的建筑优势,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多变的地形区自适应性强,可应用的环境场合更加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蒙古包结构,具体为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单元模块化空间可变的蒙古包结构


技术介绍

1、蒙古包是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住居型建筑,是在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下产生的建筑形式,但是,随着游牧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传统结构的蒙古包逐渐退出了人们的选择,这主要是由于人民对于空间与舒适度的要求更高,单一的空间已无法满足其物质生活需要,因此,在现代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需求背景的下,需要对蒙古包结构进行改良与升级,使之适应牧民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需求,同时将蒙古包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科技相结合,将蒙古包承载的游牧文化与时代前进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

2、新型蒙古包结构作为装配式、智能化建筑和民族特色建筑的融合典型,不仅承担着传播民族建筑文化,表达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智慧和生活习惯的职责,还体现了现代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此外在促进多民族交汇,非物质文化传承与时代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蒙古包结构在灵活拆解、运输,可多次装配使用等方面效果突出,目前国内装配式建筑各行业各地区有所不同,而对新型蒙古包需求最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单元模块化空间可变的蒙古包结构,包括顶板构造区(1)、树形柱单元模块区(2)、外部环形侧板构件区(3)及底部构造区(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单元模块化空间可变的蒙古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树形柱单元模块区(2)分为弧形上肢柱(201),中层肢板(202),可动连接旋杆(203),树型下肢柱(204)四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单元模块化空间可变的蒙古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环形侧板构件区(3)分为开孔侧板(301)、侧向节点垫板(302)、环形连接键a(303)、环形连接键b(304)、环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单元模块化空间可变的蒙古包结构,包括顶板构造区(1)、树形柱单元模块区(2)、外部环形侧板构件区(3)及底部构造区(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单元模块化空间可变的蒙古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树形柱单元模块区(2)分为弧形上肢柱(201),中层肢板(202),可动连接旋杆(203),树型下肢柱(204)四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单元模块化空间可变的蒙古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环形侧板构件区(3)分为开孔侧板(301)、侧向节点垫板(302)、环形连接键a(303)、环形连接键b(304)、环形连接键c(305),中层环形放大键a(306)、中层环形放大键b(307)、中层环形放大键c(308)、放大链杆(309)、放大链杆连接键(310)和放大链杆卡片(311)十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单元模块化空间可变的蒙古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环形放大键c(308)的上下两端卡合安装有环形连接键a(303),所述放大链杆卡片(311)和两组放大链杆(309)之间卡合安装有放大链杆连接键(310),所述环形连接键b(304)卡合安装在中层环形放大键b(307)的上下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慧娟许一坤宋钰坤宋永生成晓娟胡颖平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