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柜转运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968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压柜转运小车,涉及中压柜转运技术领域,包括前支撑板组件、后支撑板组件和定位销组件及衔接组件;所述后支撑板组件与所述前支撑板组件插接设计,插接后用以放置中压柜,且插接深度根据中压柜宽度设定;所述定位销组件可将插接深度调整后的所述前支撑板组件和所述后支撑板组件固定。所述衔接组件可将并排两个所述前支撑板组件和两个所述后支撑板组件固定,且设计长度可根据中压柜的长度调整。本申请结构简单,安装与拆卸方便快捷,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还提高了生产效率,极大提高现有使用木托加液压车转运的便捷性与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中压柜转运,尤其涉及一种中压柜转运小车


技术介绍

1、在中压柜的生产过程中,在第一步壳体框架组装好后就需要放在木托上,以方便后续在各个工位之间的转运,但是放在木托上转运需要液压车,所耗费时间较长,且受限于液压车的大小,由于柜体重量分布不均匀,有可能出现侧翻的现象,十分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设计一种中压柜转运小车,目的是为了解决了上述中压柜在各个工位之间转运耗费时间长,安全性差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中压柜转运小车,包括前支撑板组件、后支撑板组件和定位销组件及衔接组件;

4、所述后支撑板组件与所述前支撑板组件插接设计,插接后用以放置中压柜,且插接深度根据中压柜宽度设定;

5、所述定位销组件可将插接深度调整后的所述前支撑板组件和所述后支撑板组件固定;

6、所述衔接组件可将并排两个所述前支撑板组件和两个所述后支撑板组件固定,且设计长度可根据中压柜的长度调整。

>7、进一步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压柜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柜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板组件(1)包括上下平行间隔分布的上垫板A(11)和下垫板A(12),所述上垫板A(11)和所述下垫板A(12)的相离侧分别共同固定有撑板A(13)和撑板B(14),所述撑板A(13)和撑板B(14)上分别固定有30带孔方管(15)和40方管(1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压柜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40方管(16)外端可拆式固定有小挡板A(17),所述小挡板A(17)呈“回”字行设计,且开口为内收设计,所述30带孔方管(15)外端固定有30方管堵头A(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压柜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柜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板组件(1)包括上下平行间隔分布的上垫板a(11)和下垫板a(12),所述上垫板a(11)和所述下垫板a(12)的相离侧分别共同固定有撑板a(13)和撑板b(14),所述撑板a(13)和撑板b(14)上分别固定有30带孔方管(15)和40方管(1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压柜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40方管(16)外端可拆式固定有小挡板a(17),所述小挡板a(17)呈“回”字行设计,且开口为内收设计,所述30带孔方管(15)外端固定有30方管堵头a(1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压柜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板组件(2)包括上下平行间隔分布的上垫板b(21)和下垫板b(22),所述上垫板b(21)和所述下垫板b(22)的相离侧分别共同固定有撑板c(23)和撑板d(24),所述撑板c(23)和撑板d(24)上分别固定有40带孔方管(25)和30方管(26),所述30带孔方管(15)外端插接于所述40带孔方管(25)内,所述30方管(26)外端插接于所述40方管(16)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压柜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40带孔方管(25)外端可拆式固定有小挡板b(27),所述小挡板b(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世旗潘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清科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