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灯带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967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灯带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其中三侧外壁分别开设有供灯带插入的第一灯带槽、第二灯带槽及第三灯带槽,第二灯带槽与第一灯带槽和第三灯带槽连通且相互垂直,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接触片插槽和第二接触片插槽,第一接触片插槽与第一灯带槽和第二灯带槽相连通,第二接触片插槽与第二灯带槽和第三灯带槽相连通;第一五金接触片,插接于第一接触片插槽内;第二五金接触片,插接于第二接触片插槽内。本技术提供的多用途灯带连接器,可实现连接垂直方向上的两条灯带,使两条灯带之间呈“L”或者“T”字形设置,能够适应各种不同场合的需求,且组装和使用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带连接器,具体的涉及一种多用途灯带连接器


技术介绍

1、led灯带是指把led组装在带状的fpc(柔性线路板)或pcb硬板上,形状类似一条带子,led灯带因具有使用寿命长、节能且绿色环保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也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led灯带在使用的时候需要通过led灯带连接器进行连接。但是,现有的灯带连接器由于需要兼顾电连接和灯带的固定两个功能,结构一般较为复杂,不仅壳体需要组装,壳体内部还设有很多需要手动组装的小五金件,需要花费很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灯带连接器的安装,安装十分麻烦;同时,现有的灯带连接器只能实现将水平方向上的两条灯带连接在一起,无法实现将垂直方向上两条灯带连接在一起,应用场合十分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灯带连接器存在安装十分麻烦以及无法实现将垂直方向上两条灯带连接在一起,应用场合十分受限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用途灯带连接器。

2、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3、一种多用途灯带连接器,包括:

4、壳体,所述壳体其中三侧外壁分别开设有供灯带插入的第一灯带槽、第二灯带槽及第三灯带槽,所述第二灯带槽与所述第一灯带槽和所述第三灯带槽连通且相互垂直,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接触片插槽和第二接触片插槽,所述第一接触片插槽与所述第一灯带槽和所述第二灯带槽相连通,所述第二接触片插槽与所述第二灯带槽和所述第三灯带槽相连通;

5、第一五金接触片,插接于所述第一接触片插槽内,所述第一五金接触片的两端具有用于与灯带的第一极性接线端相连接的第一锯齿;

6、第二五金接触片,插接于所述第二接触片插槽内,所述第二五金接触片的两端具有用于与灯带的第二极性接线端相连接的第二锯齿。

7、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接触片插槽横跨所述第一灯带槽并延伸至所述第二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一灯带槽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片插槽从所述第二灯带槽远离所述第一灯带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二灯带槽的一端;

8、所述第一五金接触片的两端均具有一组第一锯齿,其中一组第一锯齿位于所述第一灯带槽远离所述第二灯带槽的一端,另一组第一锯齿位于所述第二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一灯带槽的一端;

9、所述第二五金接触片的两端均具有一组第二锯齿,其中一组第二锯齿位于所述第二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三灯带槽的一端,另一组第一锯齿位于所述第三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二灯带槽的一端。

10、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剩余一侧外壁开设有供灯带插入的第四灯带槽,所述第四灯带槽与所述第一灯带槽和所述第三灯带槽连通且相互垂直,所述第四灯带槽还与所述第一接触片插槽和所述第二接触片插槽相连通。

11、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接触片插槽从所述第四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一灯带槽的一端横跨所述第一灯带槽并延伸至所述第二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一灯带槽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片插槽从所述第四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三灯带槽的一端横跨所述第三灯带槽并延伸至所述第二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三灯带槽的一端;

12、所述第一五金接触片靠近所述第四灯带槽的一端具有一组第一锯齿,且该组第一锯齿位于所述第四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一灯带槽的一端;

13、所述第一五金接触片靠近所述第二灯带槽的一端具有两组第一锯齿,其中一组第一锯齿位于所述第二灯带槽靠近第一灯带槽的一端,另一组第一锯齿位于所述第一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二灯带槽的一端;

14、所述第二五金接触片靠近所述第二灯带槽的一端具有一组第二锯齿,且该组第二锯齿位于所述第二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三灯带槽的一端;

15、所述第二五金接触片靠近所述第四灯带槽的一端具有两组第二锯齿,其中一组第二锯齿位于所述第四灯带槽靠近第三灯带槽的一端,另一组第二锯齿位于所述第三灯带槽靠近所述第四灯带槽的一端。

16、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五金接触片的两端侧壁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加所述第一五金接触片插接阻尼的第一倒刺,若干所述第一倒刺沿着所述第一五金接触片的两端侧壁从上往下间隔设置。

17、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五金接触片的两端侧壁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加所述第二五金接触片插接阻尼的第二倒刺,若干所述第二倒刺沿着所述第二五金接触片的两端侧壁从上往下间隔设置。

18、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接触片插槽内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加所述第一五金接触片插接阻尼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接触片插槽内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加所述第二五金接触片插接阻尼的第二凸起部。

19、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

20、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开设有避让所述第一锯齿的第一避让槽和避让所述第二锯齿的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与所述第一接触片插槽相连通,所述第二避让槽与所述第二接触片插槽相连通。

21、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一体成型。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3、本技术提供的多用途灯带连接器,通过在壳体其中三侧分别开设有供灯带插入的灯带槽,插入第一五金接触片和第二五金接触片后,插入第一五金接触片和第二五金接触片后,即可实现连接垂直方向上的两条灯带,使两条灯带之间呈“l”或者“t”字形设置;也可以在壳体四侧分别开设有供灯带插入的灯带槽,既可以实现连接水平方向上的两条灯带,又可以实现连接垂直方向上的两条/三条灯带,使灯带之间呈“一”、“l”、“t”或者“十”字形设置,能够适应各种不同场合的需求;结构简单,壳体一体成型,灯带插好后,沿第一接触片插槽和第二接触片插槽分别插入第一五金接触片和第二五金接触片,即可完成整体组装,组装和使用方便快捷,有效提高了安装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灯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灯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片插槽横跨所述第一灯带槽并延伸至所述第二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一灯带槽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片插槽从所述第二灯带槽远离所述第一灯带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二灯带槽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灯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剩余一侧外壁开设有供灯带插入的第四灯带槽,所述第四灯带槽与所述第一灯带槽和所述第三灯带槽连通且相互垂直,所述第四灯带槽还与所述第一接触片插槽和所述第二接触片插槽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灯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片插槽从所述第四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一灯带槽的一端横跨所述第一灯带槽并延伸至所述第二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一灯带槽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片插槽从所述第四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三灯带槽的一端横跨所述第三灯带槽并延伸至所述第二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三灯带槽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灯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五金接触片的两端侧壁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加所述第一五金接触片插接阻尼的第一倒刺,若干所述第一倒刺沿着所述第一五金接触片的两端侧壁从上往下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灯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五金接触片的两端侧壁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加所述第二五金接触片插接阻尼的第二倒刺,若干所述第二倒刺沿着所述第二五金接触片的两端侧壁从上往下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灯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片插槽内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加所述第一五金接触片插接阻尼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接触片插槽内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加所述第二五金接触片插接阻尼的第二凸起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用途灯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灯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开设有避让所述第一锯齿的第一避让槽和避让所述第二锯齿的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与所述第一接触片插槽相连通,所述第二避让槽与所述第二接触片插槽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灯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灯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灯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片插槽横跨所述第一灯带槽并延伸至所述第二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一灯带槽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片插槽从所述第二灯带槽远离所述第一灯带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二灯带槽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灯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剩余一侧外壁开设有供灯带插入的第四灯带槽,所述第四灯带槽与所述第一灯带槽和所述第三灯带槽连通且相互垂直,所述第四灯带槽还与所述第一接触片插槽和所述第二接触片插槽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灯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片插槽从所述第四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一灯带槽的一端横跨所述第一灯带槽并延伸至所述第二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一灯带槽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片插槽从所述第四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三灯带槽的一端横跨所述第三灯带槽并延伸至所述第二灯带槽靠近所述第三灯带槽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灯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五金接触片的两端侧壁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加所述第一五金接触片插接阻尼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招景卢玲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祺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