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喻东林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治理循环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967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治理循环净化装置,涉及污水治理技术领域,包括:净化塔,所述净化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净化腔、凝絮腔和集污腔,所述净化腔的底部壁安装有滤网罩;所述搅拌凝絮组件包括空心转轴,所述空心转轴上固定套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上等间距镶嵌有喷液管;所述清理鼓气组件包括空心转杆,所述空心转杆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倒置的L型排气管。本技术通过螺旋叶片转动使得水流旋转向下运动,有利于污水中的沉淀物及杂质向下输送,降低滤网罩堵塞几率,L型排气管和弧形气管旋转,对MBBR生物填料和污水进行搅拌,使得MBBR生物填料和污水接触充分,进一步提高了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治理,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治理循环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1、污水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将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有害物质以及过多的水分进行分离、转化或分解,使污水得到净化的过程。污水治理有分离处理、转化处理和稀释处理三种方法,其中分离处理是通过各种外力的作用,是污染物从废水中分离处出来。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

2、目前,现有的污水预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大,且絮凝溶液通过一根管道输入与污水接触混合,混合效率低,同时在水流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沉淀物漂浮在污水中,不易沉淀下去,容易堵塞滤网网孔,并降低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治理循环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治理循环净化装置,包括:

3、净化塔,所述净化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净化腔、凝絮腔和集污腔,所述净化塔的侧壁设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净化腔的底部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治理循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治理循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4)的内腔与凝絮腔(12)相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治理循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管(23)靠近空心转轴(21)的一端与空心转轴(21)固定连接,所述喷液管(23)的内腔与空心转轴(21)的内腔相贯通,所述喷液管(23)的上侧表面及远离空心转轴(21)的一端均安装有喷液嘴(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治理循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转轴(21)的轴身下端转动套接有锥形座(26),所述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治理循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治理循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4)的内腔与凝絮腔(12)相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治理循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管(23)靠近空心转轴(21)的一端与空心转轴(21)固定连接,所述喷液管(23)的内腔与空心转轴(21)的内腔相贯通,所述喷液管(23)的上侧表面及远离空心转轴(21)的一端均安装有喷液嘴(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治理循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转轴(21)的轴身下端转动套接有锥形座(26),所述锥形座(26)的侧壁底部等间距固定有支杆(27),所述支杆(27)远离锥形座(26)的一端与凝絮腔(12)的内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治理循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排气管(32)处于滤网罩(16)的外壁与净化腔(11)的内壁之间,所述l型排气管(32)的底端两侧均连接弧形气管(34),所述l型排气管(32)和弧形气管(34)上均安装有喷气嘴(35),所述弧形气管(34)的内腔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喻东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