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轨上头宽的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958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轨上头宽的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生产数据获取上头宽规格数据,设定钢轨上头宽的实测值为X,钢轨上头宽的标准值为X<subgt;0</subgt;;判断实测值X与标准值X<subgt;0</subgt;的尺寸偏差Δ是否大于控制偏差Δ<subgt;0</subgt;,当Δ=|X‑X<subgt;0</subgt;|>Δ<subgt;0</subgt;,对上头宽进行调整;确定调整值,Δ‑Δ<subgt;0</subgt;=调整值,通过调整值确定对应调整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经验萃取,形成了针对钢轨上头宽规格不同偏差的调整方案,构建经验模型库,针对实时上头宽偏差,自动调取对应调整方案,实现上头宽规格的精确控制,有效保证了稳定轧制的同时提高钢轨上头宽控制精度,提高了调整时效性和轧钢调整的规范性,解决了人工调整效率低和失误多的问题,有效降低了产品上头宽规格波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尤其涉及一种钢轨上头宽的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1、重轨的生产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传统的两辊模式,二是采用四辊的万能模式。两辊模式生产的重轨,其表面质量、断面尺寸精度和轨冠的饱满度均不能满足现代高速重轨的要求。现代先进的重轨生产线均采用四辊万能模式来生产。万能法轧制钢轨与传统的孔型轧制法有很大的区别,通过两架开坯机的轧制出初具轨形的轧件,建立起头、腰和底的比例关系,这是万能轧机轧制钢轨的基础。万能机组一般采用三机架或五机架,五机架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由万能粗轧机(ur1)、轧边机(e1)、万能中轧机(ur2)、轧边机(e2)和万能精轧机(uf)组成,通过多道次轧制,最终轧出成品。除了头宽和腰厚有关联性外,底宽和上头宽都可以单独进行调整,相互之间不受影响,调整方法也多,比传统轧制法调整的灵活性大,更容易调整。这种轧制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头部和底部立辊的直接压下时对轨头和轨底的轧制是由立辊进行的,轧制方向与轧辊的旋转方向相同。如图1所示,为万能法轧制钢轨孔型工艺的工艺流程图。

2、在钢轨生产中,钢轨上头宽调整方法各异,调整参数间交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轨上头宽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上头宽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调整值处于0.1mm~0.2mm的调整区间内时,对UF水平辊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轨上头宽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实测值比标准值下限小0.1~0.2mm时,通过调整UF第1道次水平辊增大0.1~0.2mm辊缝;其中,标准值下限=标准值-下偏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轨上头宽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实测值比标准值上限大0.1~0.2mm时,通过调整UF第1道次水平辊减小0.1~0.2mm辊缝;其中,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轨上头宽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上头宽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调整值处于0.1mm~0.2mm的调整区间内时,对uf水平辊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轨上头宽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实测值比标准值下限小0.1~0.2mm时,通过调整uf第1道次水平辊增大0.1~0.2mm辊缝;其中,标准值下限=标准值-下偏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轨上头宽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实测值比标准值上限大0.1~0.2mm时,通过调整uf第1道次水平辊减小0.1~0.2mm辊缝;其中,标准值上限=标准值+上偏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上头宽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调整值处于0.3mm~0.4mm的调整区间内时,对uf水平辊、u2头部立辊和e2水平辊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轨上头宽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实测值比标准值下限小0.3~0.4mm时,减小u2第1道次头部立棍辊缝0.2mm,增大e2第1道次水平辊辊缝0.2~0.3mm,增大uf第1道次水平辊辊缝0.1~0.2mm;其中,标准值下限=标准值-下偏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功明刘兆函朱军吴郭贤胡晓贺新伟张辉驰邓峰孙进孙斌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