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粮融合种植模式的垄上移动定距打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950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烟草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粮融合种植模式的垄上移动定距打穴装置,包括沿烟垄延伸方向移动的平台,平台底部于烟垄宽度方向两侧设有移动轮,所述平台顶部设有皮带传动机构,所述皮带传动机构的皮带外壁设有齿带段,所述平台上还设有驱动机构,包括底部对移动轮齿轮传动的驱动轴,驱动轴顶部贯穿平台并与平台转动连接且设有用于啮合齿带段的驱动齿轮;所述平台上还设有打穴机构,包括设置在平台上的竖直向驱动件,所述竖直向驱动件的输出端与用于打穴的绞龙组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针对粮苗间距设计,满足烟粮融合种植模式下的定距打穴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烟草种植,尤其涉及一种烟粮融合种植模式的垄上移动定距打穴装置


技术介绍

1、烟草是采用垄上种植方式且为了保证烟株根系具备足够的发育和营养吸收空间,所以烟垄间距设计较大但也造成了这部分耕地的空置。同时烟株的大田生长期为3-10月份,剩余时间的烟田也处于空窗期,因此粮烟融合模式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即在烟株采收后对烟田旋耕暴晒后即可提前起垄,并在垄间种植冬小麦等作物。待来年3月底的移栽期即可对烟垄打穴和投苗移栽,如此可以充分利用耕地并有效保障粮食产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出现如下问题:1)烟垄起垄较早,在数月闲置后容易塌垄并造成高度下降,进而后期无法满足烟苗移栽的要求;2)烟苗移栽期正处于小麦起身期,烟垄边侧和小麦的间距很小,很难满足现有的打穴和自动化投苗装置的移动操作空间,因此多采用人工打穴+人工投苗,不仅效率低而且费工费时,同时打穴间距也会因为人工操作而无法保证相同,导致影响后续烟株根系发育。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粮融合种植模式的垄上移动定距打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粮融合种植模式的垄上移动定距打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沿烟垄延伸方向移动的平台,平台底部于烟垄宽度方向两侧设有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顶部设有皮带传动机构,所述皮带传动机构的皮带外壁设有齿带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粮融合种植模式的垄上移动定距打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传动机构还包括数个将皮带张紧呈长度方向平行平台延伸方向的皮带轮,皮带轮的轴杆与平台转动连接且朝向平台移动方向一端的皮带轮择一通过轴杆与设置在平台底部的驱动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粮融合种植模式的垄上移动定距打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底部设有主动锥齿轮,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粮融合种植模式的垄上移动定距打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沿烟垄延伸方向移动的平台,平台底部于烟垄宽度方向两侧设有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顶部设有皮带传动机构,所述皮带传动机构的皮带外壁设有齿带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粮融合种植模式的垄上移动定距打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传动机构还包括数个将皮带张紧呈长度方向平行平台延伸方向的皮带轮,皮带轮的轴杆与平台转动连接且朝向平台移动方向一端的皮带轮择一通过轴杆与设置在平台底部的驱动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粮融合种植模式的垄上移动定距打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底部设有主动锥齿轮,两所述移动轮的轮轴上固定套设有与主动锥齿轮啮合传动的从动锥齿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粮融合种植模式的垄上打穴投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的轮面上设有凸起,且两所述移动轮的轮轴与支撑板底部预设的轴承配合,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设置于平台底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粮融合种植模式的垄上打穴投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向驱动件包括底部与平台转动连接并固定套设有打穴齿轮、顶部螺配有滑块的往复丝杠,所述打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冰孙聚涛李珏许跃奇阎海涛常栋阴广宇张富生王明鑫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烟草总公司河南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