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大管径供热工程的隧道空间布置。
技术介绍
1、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各级地方政府加快了拆除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小锅炉的步伐,电厂余热利用工程因具有节约燃料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特点,未来将成为我国主要的集中供热热源。此类长输供热工程具有供热距离长,管道直径大,穿跨越节点多的特点。供热用穿山隧道需同时考虑供热管道的供回水管道布置以及隧道检修通行的需求。管道布置需考虑隧道整体受力结构和管道自身的应力要求。隧道布置需综合考虑线形指标、环境保护及工程造价等因素。
2、长输供热工程的热源往往位于郊区或者偏远的地区,管线需要跨越较长距离(最少20km)输送至市区,管线敷设开挖受限,穿路、穿河、穿山隧道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复杂地形下无法敷设管道,穿山隧道提供管道便捷性敷设方式。供热管道用穿山隧道,减少供热管道敷设长度,保证供热管道可靠性,提供单侧检修通道,便于运行维护。相比于传统的直埋敷设,虽然投资有所增加,但架空敷设为管道检修和运行维护提供了便利。
3、穿山隧道净空断面的确定需考虑隧道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大管径供热工程的隧道空间布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隧道(3)一侧内壁往隧道内至少2.5米宽,从隧道(3)拱顶往下至少4米高的范围界定为检修安装通道(1),距离隧道(3)另一侧内壁往隧道内至少600mm距离安装热力管道,在检修安装通道界定范围高度最低点修建检修路(2),从隧道(3)拱顶往下2米的高度空间安装照明和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管径供热工程的隧道空间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3)断面宽度范围为7.3—10.3米,高度范围为7.7—10.7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管径供热工程的隧道空间布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管径供热工程的隧道空间布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隧道(3)一侧内壁往隧道内至少2.5米宽,从隧道(3)拱顶往下至少4米高的范围界定为检修安装通道(1),距离隧道(3)另一侧内壁往隧道内至少600mm距离安装热力管道,在检修安装通道界定范围高度最低点修建检修路(2),从隧道(3)拱顶往下2米的高度空间安装照明和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管径供热工程的隧道空间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3)断面宽度范围为7.3—10.3米,高度范围为7.7—10.7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管径供热工程的隧道空间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3)包括含带仰拱段隧道和无仰拱段隧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大管径供热工程的隧道空间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管道的直径为dn1600、dn1400或dn12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大管径供热工程的隧道空间布置,其特征在于,热力管道在隧道两端设置固定支架,2端固定支架之间均匀间隔设置多个非固定支架(4),所述固定支架两端的热力管道上设置波纹补偿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大管径供热工程的隧道空间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鸿飞,李家华,吴坤,刘达,高小明,李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