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烯醇薄膜的制备方法和聚乙烯醇薄膜技术

技术编号:4329372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醇薄膜的制备方法和聚乙烯醇薄膜,包括,将介孔二氧化硅经氨基改性,制得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将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通过环氧开环反应,接枝引入氟化烷基链,制得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将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共混改性聚乙烯醇,制备得到耐水和具有吸附乙烯性能的聚乙烯醇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引入改性介孔二氧化硅,极大程度改善了聚乙烯醇薄膜的耐水性差和乙烯吸附性能,所用介孔二氧化硅本身是良好的吸附剂材料,高比表面积和特殊孔道结构提供了乙烯气体吸附位点;通过环氧开环反应接枝含氟烷基链,含氟物质的低表面能有利于增强聚乙烯醇薄膜表面的耐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薄膜制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聚乙烯醇薄膜的制备方法和聚乙烯醇薄膜


技术介绍

1、聚乙烯醇具有严格的线型高分子结构,化学性质稳定,分子之间存在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交错的晶格结构使其具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分子链上的大量羟基使其具有高度的亲水性,与水具有相近的溶解参数,是一种很好的亲水性膜材料。聚乙烯醇优异的亲水和防污染等性能,但易在水中溶胀甚至溶解,膜的力学强度差,无法满足实际应用中的使用需求。

2、乙烯伴随着果蔬的成熟而产生,研究表明乙烯气体对果蔬具有催熟作用,并增强果蔬的呼吸作用,对果蔬的成熟和衰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聚乙烯醇有较好的耐油耐化学溶剂性、气体阻隔性和生物降解性,直接用作食品包装薄膜无法去除或抑制乙烯气体,容易增强食品呼吸强度,加快食品腐烂速率。

3、乙烯吸附技术是去除乙烯或抑制乙烯作用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中物理吸附所采用的吸附剂材料大多为气体吸附性多孔物质,不仅相对于化学吸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且特殊的孔道结构对气体具有选择透过性吸附,可作为乙烯吸附剂或无机填料增强薄膜基体性能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乙烯醇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介孔二氧化硅经氨基改性,改性方法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无水甲苯。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改性剂包括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氨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丙基)-γ-氨丙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醇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介孔二氧化硅经氨基改性,改性方法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无水甲苯。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改性剂包括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氨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丙基)-γ-氨丙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通过环氧开环反应,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烷基链为全氟辛基环氧丙烷、全氟己基环氧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秦舒浩李剑高成涛罗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