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向取放的腔静脉滤器,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1、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及对病种认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使用置管输液或者化疗,如肿瘤、严重感染、icu的重症患者、大型手术患者、透析患者等,需要置入picc、port、cvc、透析置管等等,而往往这些患者就是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高发人群。而从上肢及颈静脉置管的患者,血栓也往往发生于置管部位,需要置入上腔静脉滤器来预防和阻止致命性肺栓塞发生。
2、腔静脉滤器在临床上被证实为可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若永久植入滤器,会带来以下风险:滤器长期与血液和血管内皮接触,可能发生蛋白质吸附、血小板粘附,最终形成血栓导致静脉血管堵塞,或导致肺栓塞再发生;长期植入体内,有发生滤器变形、倾斜、移位、断裂,甚至穿透血管的危险等。因此,临床上推荐使用临时性滤器,在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急性期置入,急性期过后,血栓脱落的风险减少时再将滤器取出。
3、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和阻止致命性肺栓塞发生的唯一重要器械。目前已广泛使用的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纺锤形下腔静脉滤器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取放的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且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上的过滤机构(3),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均为中空结构且相对的一端开口设置,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固定连接的第一滤网(31)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固定连接的第二滤网(32),所述第一滤网(31)和所述第二滤网(32)均包括若干根围绕所述第一连接件(1)、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轴向方向设置的构造杆(33),所述构造杆(3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或所述第二连接件(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取放的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且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上的过滤机构(3),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均为中空结构且相对的一端开口设置,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固定连接的第一滤网(31)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固定连接的第二滤网(32),所述第一滤网(31)和所述第二滤网(32)均包括若干根围绕所述第一连接件(1)、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轴向方向设置的构造杆(33),所述构造杆(3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或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内部,所述构造杆(33)的另一端处于自由状态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或所述第二连接件(2)外部;所述构造杆(33)的整体呈c型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取放的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43)设置在所述于所述第一套筒(44)、所述第二套筒(45)的内部,所述第一弹性件(4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板(4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板(4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43)为拉伸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双向取放的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套筒(44)远离第一限位板(4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止挡件(441),所述第二套筒(45)伸入所述第一套筒(44)的一端对应于所述第一止挡件(441)设置有第二止挡件(451),所述第二止挡件(451)凸出于所述第二套筒(45)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取放的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31)、所述第二滤网(32)的构造杆(33)交错设置;所述构造杆(33)包括依次相连的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或所述第二连接件(2)内部的第一连接段(331)、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件(1)或所述第二连接件(2)外部的第二连接段(332)以及弯曲设置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