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容耦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9194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1
本技术涉及电容耦合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容耦合器,包括电容耦合器壳体,所述电容耦合器壳体的表面设置有导热硅胶伞裙,所述电容耦合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状金属管,且金属管与电容耦合器壳体的内壁缝隙处设置有导热硅脂,所述金属管的两端均设置有接管二,所述电容耦合器壳体的外部安装有冷却散热支架,且冷却散热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循环管,所述冷却散热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接管一。本技术中,通过在电容耦合器壳体的外部设置可拆卸式的冷却散热支架,利用冷却散热支架上的循环管与电容耦合器壳体内的金属管构成冷却循环系统,可快速对电容耦合器进行冷却降温,从而解决电容耦合器因散热较慢产生的各种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容耦合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容耦合器


技术介绍

1、耦合电容器是电力系统高频通道中的重要设备,是用来在电力网络中传递信号的电容器,主要用于工频高压及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中,以实现载波、通讯、测量、控制、保护及抽取电能等目的。

2、公告号为cn214315267u的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电容耦合器,包括电容耦合器本体,所述电容耦合器本体包括耦合器、引脚、调节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耦合器沿宽度方向的两端的外表壁焊接有引脚,所述耦合器一端外表壁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引脚之间卡接固定有限位机构,所述耦合器下表面焊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和调节支腿,所述调节座下表面沿宽度方向两端粘接有调节支腿。本技术中,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使得该电容耦合器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耦合器与接触面的间距,通过旋转调节座在螺纹杆上滑动,使得耦合器与接触面的间距增加或减少,相对于传统的电容耦合器,该电容耦合器提高了实用性。

3、然而在实施相关技术中发现上述设计的一种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电容耦合器存在以下问题:电容耦合器长期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容耦合器,包括电容耦合器壳体(10),所述电容耦合器壳体(10)的表面设置有导热硅胶伞裙(11),所述电容耦合器壳体(10)的顶部固定设有高压侧端子,且电容耦合器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接地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耦合器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状金属管(14),且金属管(14)与电容耦合器壳体(10)的内壁缝隙处设置有导热硅脂(13),所述金属管(14)的两端均设置有接管二(12),所述电容耦合器壳体(10)的外部安装有冷却散热支架(1),且冷却散热支架(1)的顶部设置有循环管(4),所述冷却散热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接管一(9),所述循环管(4)上安装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容耦合器,包括电容耦合器壳体(10),所述电容耦合器壳体(10)的表面设置有导热硅胶伞裙(11),所述电容耦合器壳体(10)的顶部固定设有高压侧端子,且电容耦合器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接地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耦合器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状金属管(14),且金属管(14)与电容耦合器壳体(10)的内壁缝隙处设置有导热硅脂(13),所述金属管(14)的两端均设置有接管二(12),所述电容耦合器壳体(10)的外部安装有冷却散热支架(1),且冷却散热支架(1)的顶部设置有循环管(4),所述冷却散热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接管一(9),所述循环管(4)上安装有循环泵(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容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一(9)的外部安装有对接头(8),且接管一(9)通过对接头(8)与接管二(12)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容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二(12)和接管一(9)均与对接头(8)螺纹连接,且对接头(8)与接管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劲张泽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富士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