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浩专利>正文

一种配备实时定位与动力系统的深海集矿网兜装置及设计、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9185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备实时定位与动力系统的深海集矿网兜装置及设计、使用方法,装置包括网兜、动力驱动装置、位置追踪传感器和智能传感绳;网兜包括网兜骨架和标识衬布,标识衬布位于网兜骨架内部;四个动力驱动装置分别经相应的智能传感绳与网兜骨架的周向四侧相连;网兜骨架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一个位置追踪传感器;动力驱动装置与提升主缆相连,动力驱动装置与位置追踪传感器和智能传感绳进行信号交互,以在起吊或下放网兜的过程中对网兜的位置和形态进行调整。优点是:改变了传统软硬管矿石提升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矿石提升作业效率,降低能耗。能够有效控制并修正集矿网兜的水平位置与扭转姿态,确保提升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深海集矿,尤其涉及一种配备实时定位与动力系统的深海集矿网兜装置及设计、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深海矿产资源丰富包括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以及多金属硫化物等,但通常位于深水区,商业开采难度大。深海采矿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涵盖勘查、采矿、选冶和运输等产业链流程,融合了海底作业、水下输送、动力输配、中央控制和水面支持的全方位平台和系统装备体系,可能成为人类能够操纵的最大深海作业系统,被视为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的前沿领域。

2、传统的深海采矿采用硬管提升矿石,管道易受洋流影响,稳定性较差且效率较低。实现长距离的矿石提升时,需要将矿石和海水同步泵送,耗费大量能源且效率较低,且由于管道直径限制,无法实现大重量矿石的同步提升。而改变传统方法,采用先收集海底矿石至网兜再提升的矿石网兜方案,则需解决网兜尺寸设计、微小矿粒收集、水中形态调整及与海底集矿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等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备实时定位与动力系统的深海集矿网兜装置及设计、使用方法,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备实时定位与动力系统的深海集矿网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兜、动力驱动装置、位置追踪传感器和智能传感绳;所述网兜包括网兜骨架和标识衬布,长方体形的网兜骨架内部中空且顶部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封面收口,所述标识衬布位于所述网兜骨架的内部并与其内壁固定连接;四个动力驱动装置分别经相应的智能传感绳与所述网兜骨架的周向四侧相连,所述智能传感绳用于反馈网兜骨架的受力情况;网兜骨架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一个位置追踪传感器,所述位置追踪传感器用于实时获取网兜骨架角点的坐标;所述动力驱动装置与提升主缆相连,所述动力驱动装置与所述位置追踪传感器和所述智能传感绳进行信号交互,以在起吊或下放网兜的过程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备实时定位与动力系统的深海集矿网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兜、动力驱动装置、位置追踪传感器和智能传感绳;所述网兜包括网兜骨架和标识衬布,长方体形的网兜骨架内部中空且顶部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封面收口,所述标识衬布位于所述网兜骨架的内部并与其内壁固定连接;四个动力驱动装置分别经相应的智能传感绳与所述网兜骨架的周向四侧相连,所述智能传感绳用于反馈网兜骨架的受力情况;网兜骨架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一个位置追踪传感器,所述位置追踪传感器用于实时获取网兜骨架角点的坐标;所述动力驱动装置与提升主缆相连,所述动力驱动装置与所述位置追踪传感器和所述智能传感绳进行信号交互,以在起吊或下放网兜的过程中对网兜的位置和形态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备实时定位与动力系统的深海集矿网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受力绳和所述次受力绳的转弯处均采用编织套管套设进行加粗,所述编织套管的直径为相应受力绳直径的两倍;位于网兜骨架底部四角的主受力绳转弯处的编制套管上设置有位置追踪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备实时定位与动力系统的深海集矿网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受力绳和所述次受力绳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芳纶纤维束、光纤受力传感绳芯和外包芳纶纤维保护层,多股芳纶纤维束沿所述光纤受力传感绳芯的长度方向在其外周弯曲缠绕;所述外包芳纶纤维保护层包覆在多股缠绕在光纤受力传感绳上的芳纶纤维束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备实时定位与动力系统的深海集矿网兜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胡森昶王法承田雨王星博
申请(专利权)人:王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