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917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包括顶座、底座和减重锥板,顶座、减重锥板和底座由上至下依次连接,顶座、减重锥板和底座为平滑锥形结构,减重锥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减重孔,顶座为锥形座体,底座为顶面和底面贯通的圆台环结构。本吊顶采用交错镂空式结构,在视觉上满足遮蔽的同时,尽量减少整体自重,降低对安装端的强度需求。同时满足吊顶作为整体结构的应力释放需求,通过圆形下放式结构向下端释放应力,增加整体吊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吊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


技术介绍

1、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简单的说,就是指天花板的装饰,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

2、但由于吊顶并非建筑原整体结构的一部分,而是附属的安装结构,故其与建筑整体的连接性往往依赖于紧固等手段。这导致了吊顶的重量是影响吊顶整体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刚性紧固连接件往往寿命有限,这也增加了吊顶整体的维护成本。

3、现需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吊顶并非建筑原整体结构的一部分,而是附属的安装结构,故其与建筑整体的连接性往往依赖于紧固等手段。这导致了吊顶的重量是影响吊顶整体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刚性紧固连接件往往寿命有限,这也增加了吊顶整体的维护成本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采用镂空式结构,解决了上述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包括顶座、底座和减重锥板,顶座、减重锥板和底座由上至下依次连接,顶座、减重锥板和底座为平滑锥形结构,减重锥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减重孔,顶座为锥形座体,底座为顶面和底面贯通的圆台环结构。

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作为优选方式,减重锥板为网状结构,减重锥板的减重孔为四条单一凹凸性线段组成的孔结构,相邻的两减重孔的相邻边线凹凸性一致。

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作为优选方式,顶座包括顶座体和减重腔,顶座体为锥体结构,减重腔设置于顶座体底部,减重腔为旋转体空腔。

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作为优选方式,底座包括底座体、底座型腔和减重通孔组,底座体为圆台结构,底座型腔为通孔结构设置于底座体上,底座型腔为圆台腔体,减重通孔组设置在底座体上,连通底座体外表面和底座型腔,减重通孔组为若干相互平行或垂直的条状通孔。

6、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作为优选方式,减重锥板包括若干第一网架弧形肋和等量的第二网架弧形肋,第一网架弧形肋和第二网架弧形肋交错拼合为圆台侧表面结构,第一网架弧形肋和第二网架弧形肋为对称结构,第一网架弧形肋和第二网架弧形肋由上至下斜率绝对值依次减小。

7、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作为优选方式,第一网架弧形肋和第二网架弧形肋外侧表面均设置有加强肋。

8、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9、本吊顶采用交错镂空式结构,在视觉上满足遮蔽的同时,尽量减少整体自重,降低对安装端的强度需求。同时满足吊顶作为整体结构的应力释放需求,通过圆形下放式结构向下端释放应力,增加整体吊顶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座(1)、底座(2)和减重锥板(3),所述顶座(1)、所述减重锥板(3)和所述底座(2)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顶座(1)、所述减重锥板(3)和所述底座(2)为平滑锥形结构,所述减重锥板(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减重孔,所述顶座(1)为锥形座体,所述底座(2)为顶面和底面贯通的圆台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锥板(3)为网状结构,所述减重锥板(3)的减重孔为四条单一凹凸性线段组成的孔结构,相邻的两所述减重孔的相邻边线凹凸性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1)包括顶座体(11)和减重腔(12),所述顶座体(11)为锥体结构,所述减重腔(12)设置于所述顶座体(11)底部,所述减重腔(12)为旋转体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包括底座体(21)、底座型腔(22)和减重通孔组(23),所述底座体(21)为圆台结构,所述底座型腔(22)为通孔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体(21)上,所述底座型腔(22)为圆台腔体,所述减重通孔组(23)设置在所述底座体(21)上,连通所述底座体(21)外表面和所述底座型腔(22),所述减重通孔组(23)为若干相互平行或垂直的条状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锥板(3)包括若干第一网架弧形肋(31)和等量的第二网架弧形肋(32),所述第一网架弧形肋(31)和所述第二网架弧形肋(32)交错拼合为圆台侧表面结构,所述第一网架弧形肋(31)和所述第二网架弧形肋(32)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网架弧形肋(31)和所述第二网架弧形肋(32)由上至下斜率绝对值依次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架弧形肋(31)和所述第二网架弧形肋(32)外侧表面均设置有加强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座(1)、底座(2)和减重锥板(3),所述顶座(1)、所述减重锥板(3)和所述底座(2)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顶座(1)、所述减重锥板(3)和所述底座(2)为平滑锥形结构,所述减重锥板(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减重孔,所述顶座(1)为锥形座体,所述底座(2)为顶面和底面贯通的圆台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锥板(3)为网状结构,所述减重锥板(3)的减重孔为四条单一凹凸性线段组成的孔结构,相邻的两所述减重孔的相邻边线凹凸性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1)包括顶座体(11)和减重腔(12),所述顶座体(11)为锥体结构,所述减重腔(12)设置于所述顶座体(11)底部,所述减重腔(12)为旋转体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自重镂空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包括底座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王慧斌李坤郝龙汪明超姚诗华苏海东王二磊秦鹏达朱振宇温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