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动式双联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912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1
本技术属于电磁阀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直动式双联电磁阀,包括阀体,并列设置在所述阀体上的两个先导头,所述阀体内具有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所述阀体上开设有第一气口、第二气口、第三气口及第四气口,所述第一阀腔和所述第二阀腔下端均设置有底盖,所述第一阀腔与所述第二阀腔内均活动设置有阀杆,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在一个阀体上并列设置两个先导头,并且每个先导头都能单独控制一根阀杆的动作,通过为两个不同的先导头通断电来实现,分别带动相应的阀杆动作,从而能够实现不同需求时气路的切换,通过在阀体上设置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来作为出气口,并且两个阀腔共用同一个进气口及工作口,因此由于气口的减少,使得管路的设置更加简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磁阀,特别涉及一种直动式双联电磁阀


技术介绍

1、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并不限于液压、气动,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

2、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12690920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三通电磁阀,包括阀体、阀杆、压板、底盖以及线圈组件,阀体上分别设有与阀体内腔连通的第一接气口、第二接气口及第三接气口,线圈组件包括驱动阀杆动作的动铁芯,阀杆和动铁芯之间抵设有顶杆,阀体与阀杆之间套接有隔套,隔套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上隔套和下隔套;上隔套上设有与第二接气口连通的第一通道,下隔套上设有与第三接气口连通的第二通道,上隔套和下隔套插接配合形成有与第一接气口连通的第三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三通道之间通过上阀口连通,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之间通过下阀口连通,阀杆上套接有启闭上阀口或下阀口的密封圈。

3、两位三通电磁阀是电磁阀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且从现有技术中可以看出一个问题,该两位三通电磁阀为单体结构,因此该电磁阀在工作时只能实现一种既定功能,导致使用局限性较大,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另外由于同一个执行元件在工作时往往需要多个电磁阀进行协调工作,为了保证执行元件的正常工作,用户需要购买多个电磁阀,并且通过管路将各个电磁阀与执行元件相连接,从而导致管路设置的较为复杂,大大提高了装配难度以及装配效率,并且还影响美观。

4、另外还能够从现有技术中看出另一个问题,该两位三通电磁阀的阀杆外周套设有双隔套,而通过在阀杆外周套设上隔套和下隔套时,需要考虑上隔套和下隔套之间的同轴度,并且还需要考虑上隔套与阀体及下隔套与阀体之间的同轴度,因此上隔套和下隔套的精度要求较高,从而导致上隔套和下隔套的加工效率较低,并且在安装时还需要先将上隔套和下隔套进行预安装,安装步骤繁琐,因此亟待改进上述两个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动式双联电磁阀,具有管路设置更简单,装配难度更低以及装配效率更高且更美观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阀体,并列设置在所述阀体上的两个先导头,所述阀体内具有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所述阀体上开设有第一气口、第二气口、第三气口及第四气口,所述第一阀腔和所述第二阀腔下端均设置有底盖,所述第一阀腔与所述第二阀腔内均活动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下端与相应的所述底盖之间均抵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始终有将相应的所述阀杆推向所述先导头的趋势,每个所述阀杆外周均套设有隔套,两个所述先导头分别用于带动相应的所述阀杆动作,每个所述隔套下端均设有上阀口,在所述阀体内分别设有一个位于所述第一阀腔和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阀腔的下阀口,每个所述隔套上均具有气体通道,所述第三气口通过所述气体通道直通,所述第一气口通过所述第一阀腔内的所述上阀口与所述第一阀腔内的所述隔套上的气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气口通过所述第一阀腔内的下阀口与所述第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气口通过所述第二阀腔内的所述上阀口与所述第二阀腔内的所述隔套上的气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气口通过所述第二阀腔内的所述下阀口与所述第四气口连通,所述阀杆上均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分别与上阀口和下阀口密封配合。

3、可优选的,所述密封件均包括有与上阀口密封配合的上密封件和与下阀口密封配合的下密封件。

4、可优选的,所述阀杆外周均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上密封件和所述下密封件的安装槽。

5、可优选的,所述底盖内均具有导向槽,所述阀杆底部滑动设置于相应的所述导向槽内。

6、可优选的,所述导向槽内均套设有油性轴套。

7、可优选的,所述阀杆内均设有上下贯通的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均具有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的平衡孔。

8、可优选的,所述中空通道顶部均设有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的缺口槽。

9、可优选的,所述阀体下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底盖固定配合在所述阀体内的端盖。

10、可优选的,所述阀体与所述隔套和所述底盖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11、可优选的,所述阀杆底部均设有凹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直动式双联电磁阀,通过在一个阀体上并列设置两个先导头,并且每个先导头都能单独控制一根阀杆的动作,通过为两个不同的先导头通断电来实现,分别带动相应的阀杆动作,从而能够实现不同需求时气路的切换,通过在阀体上设置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来作为出气口,并且两个阀腔共用同一个进气口及工作口,因此由于气口的减少,使得管路的设置更加简洁,降低了安装难度,进而提高了装配效率,并且提高了管路设置的美观性;另外在安装过程中减少了预安装的步骤,提高了安装效率,并且只有一个隔套,只需要考虑一个隔套与阀体内腔之间的同轴度即可,加工精度的要求更低,因此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成本。

14、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技术一种直动式双联电磁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技术一种直动式双联电磁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技术一种直动式双联电磁阀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2的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图2的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图2的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图3的d-d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动式双联电磁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并列设置在所述阀体(1)上的两个先导头,所述阀体(1)内具有第一阀腔(17)和第二阀腔(18),所述阀体(1)上开设有第一气口(12)、第二气口(13)、第三气口(15)及第四气口(16),所述第一阀腔(17)和所述第二阀腔(18)下端均设置有底盖(5),所述第一阀腔(17)与所述第二阀腔(18)内均活动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下端与相应的所述底盖(5)之间均抵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始终有将相应的所述阀杆推向所述先导头的趋势,每个所述阀杆外周均套设有隔套,两个所述先导头分别用于带动相应的所述阀杆动作,每个所述隔套下端均设有上阀口,在所述阀体(1)内分别设有一个位于所述第一阀腔(17)和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阀腔(18)的下阀口,每个所述隔套上均具有气体通道(31),所述第三气口(15)通过所述气体通道(31)直通,所述第一气口(12)通过所述第一阀腔(17)内的所述上阀口与所述第一阀腔(17)内的所述隔套上的气体通道(31)连通,所述第一气口(12)通过所述第一阀腔(17)内的下阀口与所述第四气口(16)连通;所述第二气口(13)通过所述第二阀腔(18)内的所述上阀口与所述第二阀腔(18)内的所述隔套上的气体通道(31)连通,所述第二气口(13)通过所述第二阀腔(18)内的所述下阀口与所述第四气口(16)连通,所述阀杆上均设置有密封件(43),所述密封件(43)分别与上阀口和下阀口密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动式双联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3)均包括有与上阀口密封配合的上密封件(431)和与下阀口密封配合的下密封件(4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动式双联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外周均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上密封件(431)和所述下密封件(432)的安装槽(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动式双联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5)内均具有导向槽(51),所述阀杆底部滑动设置于相应的所述导向槽(5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直动式双联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51)内均套设有油性轴套(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动式双联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内均设有上下贯通的中空通道(45),所述中空通道(45)均具有与所述气体通道(31)连通的平衡孔(4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直动式双联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通道(45)顶部均设有与所述气体通道(31)连通的缺口槽(4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动式双联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下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底盖(5)固定配合在所述阀体(1)内的端盖(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动式双联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与所述隔套和所述底盖(5)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动式双联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底部均设有凹槽(4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动式双联电磁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并列设置在所述阀体(1)上的两个先导头,所述阀体(1)内具有第一阀腔(17)和第二阀腔(18),所述阀体(1)上开设有第一气口(12)、第二气口(13)、第三气口(15)及第四气口(16),所述第一阀腔(17)和所述第二阀腔(18)下端均设置有底盖(5),所述第一阀腔(17)与所述第二阀腔(18)内均活动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下端与相应的所述底盖(5)之间均抵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始终有将相应的所述阀杆推向所述先导头的趋势,每个所述阀杆外周均套设有隔套,两个所述先导头分别用于带动相应的所述阀杆动作,每个所述隔套下端均设有上阀口,在所述阀体(1)内分别设有一个位于所述第一阀腔(17)和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阀腔(18)的下阀口,每个所述隔套上均具有气体通道(31),所述第三气口(15)通过所述气体通道(31)直通,所述第一气口(12)通过所述第一阀腔(17)内的所述上阀口与所述第一阀腔(17)内的所述隔套上的气体通道(31)连通,所述第一气口(12)通过所述第一阀腔(17)内的下阀口与所述第四气口(16)连通;所述第二气口(13)通过所述第二阀腔(18)内的所述上阀口与所述第二阀腔(18)内的所述隔套上的气体通道(31)连通,所述第二气口(13)通过所述第二阀腔(18)内的所述下阀口与所述第四气口(16)连通,所述阀杆上均设置有密封件(43),所述密封件(43)分别与上阀口和下阀口密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盛强晨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