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扶手双侧开启的双连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893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扶手双侧开启的双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可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在车身X向上间隔分布,可绕与第二轴线相对扶手箱转动,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沿车身Y向间隔分布;基板,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一连杆连接,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杆连接,基板可绕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三轴线相对第一连杆转动,基板随第一连杆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一连杆可转动至第三轴线与第二轴线重合,基板可绕与第二轴线平行的第四轴线相对第二连杆转动,并使随基板随第二连杆绕第二轴线转动,且第二连杆可转动至第四轴线与第一轴线重合。本申请可提高扶手盖双侧开启和关闭的一致性,提高扶手盖与扶手箱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扶手双侧开启的双连杆机构


技术介绍

1、市面上的中、高端车有扶手双向侧开功能的应用,即关闭状态,扶手盖总成做为肘部支撑件,可满足刚强度要求;扶手盖从左侧翻转开启时,驾驶员可从箱斗取放物品;扶手盖从右侧翻转开启时,副驾驶员可从箱斗取放物品。

2、市面上的双开扶手一般采用单连杆机构控制,单杆结构扶手两侧重量不均匀,左右侧开打开角度不一致,造成双侧扶手左右开启、关闭的一致性和刚强度等性能均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表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扶手双侧开启的双连杆机构,以解决单杆结构扶手两侧重量不均匀,左右侧开打开角度不一致,存在左右开启速度过快或者过慢等问题,造成双侧扶手左右开启、关闭的一致性和刚强度等性能均不稳定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扶手双侧开启的双连杆机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用于扶手双侧开启的双连杆机构,包括:>

5、第一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扶手双侧开启的双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扶手双侧开启的双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与扶手箱之间设有第一锁止结构(4),所述第一锁止结构(4)用于在第三轴线与第二轴线重合时限制所述第一连杆(1)绕第一轴线转动,且所述第一锁止结构(4)可解除对所述第一连杆(1)的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扶手双侧开启的双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与所述第一连杆(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6),所述基板(3)与所述第二连杆(2)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7),所述基板(3)随所述第一连杆(1)由第三轴线与第二轴线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扶手双侧开启的双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扶手双侧开启的双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与扶手箱之间设有第一锁止结构(4),所述第一锁止结构(4)用于在第三轴线与第二轴线重合时限制所述第一连杆(1)绕第一轴线转动,且所述第一锁止结构(4)可解除对所述第一连杆(1)的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扶手双侧开启的双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与所述第一连杆(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6),所述基板(3)与所述第二连杆(2)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7),所述基板(3)随所述第一连杆(1)由第三轴线与第二轴线不重合状态向重合状态转动时克服所述第二弹性件(7)弹力,所述基板(3)随所述第二连杆(2)由第四轴线与第一轴线不重合状态向重合状态转动时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6)弹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扶手双侧开启的双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结构(4)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扶手双侧开启的双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杆(41)与第三轴线同轴且可绕自身轴线相对所述第一连杆(1)转动,所述第二锁杆(51)与第四轴线同轴且可绕自身轴线相对所述第二连杆(2)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扶手双侧开启的双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8)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扶手双侧开启的双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8)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扶手双侧开启的双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全喜杨颖汤进雄邓桂欣胡俊翁春晓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延锋汽车座舱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