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度倒三角管桁架支撑胎架。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建筑钢结构施工
,大跨度倒三角管桁架常用于大型会展、场馆的构造设计中,现有大跨度倒三角管桁架安装一般采用整体吊装、滑移提升、分段分块吊装方式。对于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屋面桁架体系安装,整体吊装方式显得力不从心、安全性得不到满足,滑移提升方式操作复杂、对于场地要求高,常采用分段分块吊装方式,即通过在下部设置临时支撑胎架,于地面安装作业后进行吊装。
2、在大型会展或场馆的设计中,往往需要不同尺寸的倒三角管桁架,这就需要搭建不同尺寸的支撑胎架,耗费人力物力;同时对于大尺寸的倒三角管桁架,传统支撑胎架与上部倒三角管桁架的支撑转换机构较为复杂,且存在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大跨度倒三角管桁架支撑胎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一种大跨度倒三角管桁架支撑胎架,包括若干支架,若干支架分两组沿纵深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每个上述支架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地面,上述支架设置有转换机构,上述转换机构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可上下调节地设置有第一支撑座,上述第一支撑座用于支撑倒三角管桁架的上弦;
3、若干第二支撑座,若干上述第二支撑座沿纵深方向与两组上述支架一一对应设置;每个上述第二支撑座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地面,用于支撑倒三角管桁架的下弦。
4、作进一步改进的,上述支架包括四根立柱,相邻两根立柱之间设置有
5、作进一步改进的,上述转换机构包括矩形框和传力梁,矩形框的拐角处通过上述连接板固设于上述立柱的上端;上述传力梁两端架设于上述矩形框的上端,上述传力梁的中部固设有上述第一支撑座。
6、作进一步改进的,上述矩形框由两个横向转换梁与两个第一纵向转换梁首尾相连而成,两上述横向转换梁的中间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纵向转换梁,上述第二纵向转换梁与上述传力梁上下重叠并相互抵接。
7、作进一步改进的,上述第一支撑座包括第一底板和至少一第一托板,上述第一底板通过上述高度调节机构可上下调节地设置于上述转换机构,上述第一底板的上端竖直设置有至少一上述第一托板,上述第一托板与第一底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第一托板的上端面为弧形凹面。
8、作进一步改进的,上述第二支撑座包括基准板、第二底板和至少一第二托板,上述基准板的上端可上下调节地设置有上述第二底板,上述第二底板的上端竖直设置有至少一上述第二托板,上述第二托板与上述第二底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9、上述基准板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地面。
10、作进一步改进的,上述连接件为固设于上述基准板的下端的固定桩,上述固定桩设置有若干螺纹。
11、作进一步改进的,上述第二底板与上述基准板之间设置有上述高度调节机构。
12、作进一步改进的,上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套设的竖杆,上述竖杆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通孔,两上述竖杆之间通过穿设于通孔的紧固件进行锁固。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其一,本技术包括若干支架以及第二支撑座,支架上设置有转换机构,转换机构上固设用于支撑倒三角管桁架上弦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固设于地面,用于支撑倒三角管桁架的下弦。通过两个支架支撑倒三角管桁架的两个上弦,第二支撑座支撑下弦,由于支架和第二支撑座均为可拆卸的,根据所要安装的倒三角管桁架尺寸,调整两个支架之间的距离以及支撑座的固定位置,无需搭建不同尺寸的胎架,节省人力物力。
15、其二,本技术的支架包括四根立柱,相邻两根立柱之间设置有若干斜撑,增强整体的稳定性和抗侧倾能力。四个立柱的上端设置有转换机构,转换机构由两个横向转换梁和两个第一纵向转换梁组成,形成矩形的转换平台,确保了荷载均匀分布,减少了局部应力集中。转换平台中部设置有第二纵向转换梁,第二纵向转换梁上端固设有传力梁,为上部第一支撑座提供稳固的支撑点,同时也使得力的传递更加直接和高效。
16、其三,本技术中,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上表面为弧形的托板,能够很好贴合倒三角管桁架的上弦和下弦,第一托板和第一底座上设置有加强筋,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下端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允许现场根据实际条件调整支撑座的高度,以适应不平坦的地面或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微小变形,大大提高了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跨度倒三角管桁架支撑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倒三角管桁架支撑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四根立柱,相邻两根立柱(11)之间设置有若干斜撑(11a),所述立柱(1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转换机构(3)的连接板(11b),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地面的底座(11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倒三角管桁架支撑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3)包括矩形框和传力梁(34),矩形框的拐角处通过所述连接板(11b)固设于所述立柱(11)的上端;所述传力梁(34)两端架设于所述矩形框的上端,所述传力梁(34)的中部固设有所述第一支撑座(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倒三角管桁架支撑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由两个横向转换梁(31)与两个第一纵向转换梁(32)首尾相连而成,两所述横向转换梁(31)的中间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纵向转换梁(33),所述第二纵向转换梁(33)与所述传力梁(34)上下重叠并相互抵接。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倒三角管桁架支撑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倒三角管桁架支撑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包括基准板(21)、第二底板(24)和至少一第二托板(23),所述基准板(21)的上端可上下调节地设置有所述第二底板(24),所述第二底板(24)的上端竖直设置有至少一所述第二托板(23)所述第二托板(23)与所述第二底板(24)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倒三角管桁架支撑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固设于所述基准板(21)的下端的固定桩(22),所述固定桩(22)设置有若干螺纹(22a)。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倒三角管桁架支撑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24)与所述基准板(21)之间设置有所述高度调节机构(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倒三角管桁架支撑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4)包括两个相互套设的竖杆,所述竖杆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通孔,两所述竖杆之间通过穿设于通孔的紧固件进行锁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倒三角管桁架支撑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倒三角管桁架支撑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四根立柱,相邻两根立柱(11)之间设置有若干斜撑(11a),所述立柱(1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转换机构(3)的连接板(11b),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地面的底座(11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倒三角管桁架支撑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3)包括矩形框和传力梁(34),矩形框的拐角处通过所述连接板(11b)固设于所述立柱(11)的上端;所述传力梁(34)两端架设于所述矩形框的上端,所述传力梁(34)的中部固设有所述第一支撑座(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倒三角管桁架支撑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由两个横向转换梁(31)与两个第一纵向转换梁(32)首尾相连而成,两所述横向转换梁(31)的中间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纵向转换梁(33),所述第二纵向转换梁(33)与所述传力梁(34)上下重叠并相互抵接。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倒三角管桁架支撑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2)包括第一底板(12b)和至少一第一托板(12a),所述第一底板(12b)通过所述高度调节机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敏,郭爱,姜少伟,许靖裕,韩伟伟,严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