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铺设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目前综合管廊大力推进的情况下,电缆隧道仓的尺寸和形状多变,而电缆又需要保持水平排列。传统电缆支架需要根据电缆隧道的截面形状来现场加工或者对单个隧道截面来单独设计支架。现场加工的隧道支架采用焊接的方式与隧道截面固定,这样不仅会导致现场安装的支架精度不高,焊接时还会损坏隧道的镀锌层。对单个隧道截面单独设计支架又会需要很多磨具,造价高。
2、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9616965b,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包括用于铺设高压电缆隧道直线段的高压电缆支撑结构和用于铺设高压电缆隧道转弯段的高压电缆转弯结构。高压电缆支撑结构包括预埋在隧道壁内的哈芬槽和固定于哈芬槽上的高压电缆支架;高压电缆支架转弯结构包括立柱、套设于立柱上、可相对于立柱转动的套管和固定于套管上的高压电缆支架,套管和立柱上设有可相互配合、使套管与立柱固定的定位结构。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多组螺栓对电缆进行固定安装,但是拆装的过程需要借助工具,造成拆装操作不便,维护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包括立杆,所述立杆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板设置有限位机
4、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放置座、竖杆、横杆、夹块、轴承一、丝杆一、圆板一、转杆一、半圆槽一、半圆槽二、滑槽、滑杆,所述放置座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夹块设置在放置座的上方,所述丝杆一贯穿横杆与横杆螺纹连接,所述半圆槽一开设在放置座的顶部,所述半圆槽二开设在夹块的底部。
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竖杆的底部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杆铰接在竖杆的右侧,所述轴承一固定连接在夹块的顶部中心,所述丝杆一的底部与轴承一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圆板一的底部与丝杆一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一的底部与圆板一的顶部固定连接,提高设置轴承一是为了防止丝杆一带动夹块转动。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槽开设在竖杆的右侧,所述滑杆的一端与夹块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且另一端设置在滑槽的内部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半圆槽一和半圆槽二的数量皆为三个,三个半圆槽一在放置座的顶部呈线性等距分布,三个半圆槽二在夹块的底部呈线性等距分布,通过设置滑杆和滑槽可以使得夹块稳定的上下移动,不发生转动。
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竖杆上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三角块、卡槽、固定杆、拉块、弹簧一,所述三角块固定连接在横杆的底部,且左侧外壁与竖杆的右侧外壁接触,通过设置三角块可以提高横杆和竖杆的连接强度。
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槽开设在三角块的左侧,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贯穿竖杆的左侧外壁延伸至卡槽的内部,所述弹簧一套设在固定杆的外壁,通过设置固定杆是为了配合卡槽。
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杆与竖杆和卡槽活动连接,所述弹簧一的一端与拉块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竖杆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拉块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弹簧一可以带动固定杆复位。
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立杆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空腔、轴承二、丝杆二、第一锥齿、第二锥齿、连接杆、圆板二、转杆二、移动杆、通孔,所述空腔开设在立杆的内部,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支撑板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通孔开设在立杆的右侧,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延伸至空腔的内部,所述丝杆二贯穿移动杆与移动杆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移动杆可以带动支撑板上下移动。
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轴承二固定连接在空腔的内壁顶部,所述丝杆二的顶部与轴承二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固定连接在丝杆二的底部,通过设置轴承二可以固定丝杆二,并使其能转动。
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锥齿与第一锥齿啮合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立杆的左侧外壁延伸至空腔的内部,所述第二锥齿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位于空腔内部的一端,所述连接杆与立杆转动连接,所述空腔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轴承三,所述连接杆穿过轴承三,且连接杆的外壁与轴承三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板二固定连接在连接杆远离第二锥齿的一端,所述转杆二的一端与圆板二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轴承三是为了使连接杆稳定的转动,不发生偏移。
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半圆槽二的内壁顶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二和圆杆,所述圆杆的底部穿过圆槽延伸至半圆槽二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圆杆与圆槽滑动连接,所述弹簧二的一端与圆槽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圆杆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圆槽、弹簧二、圆杆和弧形板可以在对电缆进行限位时,弧形板在弹簧二的作用下与电缆抵接,从而提高电缆的稳定性。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5、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通过转动横杆,将电缆排列在半圆槽一的内部,再转动横杆使其水平并固定,转动转杆一,转杆一带动圆板一转动,圆板一带动丝杆一转动,丝杆一带动夹块下移夹住电缆,从而达到限位的目的,该装置操作简单,提高了电缆的拆装效率,便于电缆的维护。
16、2、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通过设置圆槽、弹簧二、圆杆和弧形板可以在对电缆进行限位时,弧形板在弹簧二的作用下与电缆抵接,从而提高电缆的稳定性。
17、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通过转动转杆二,转杆二带动圆板二转动,圆板二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第二锥齿转动,第二锥齿带动第一锥齿转动,第一锥齿带动丝杆二转动,丝杆二带动移动杆上下移动,移动杆带动支撑板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该装置可以调节电缆搭设的高度,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包括立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顶板设置有限位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302)的底部与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杆(303)铰接在竖杆(302)的右侧,所述轴承一(305)固定连接在夹块(304)的顶部中心,所述丝杆一(306)的底部与轴承一(305)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圆板一(307)的底部与丝杆一(30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一(308)的底部与圆板一(307)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11)开设在竖杆(302)的右侧,所述滑杆(312)的一端与夹块(304)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且另一端设置在滑槽(311)的内部与滑槽(311)滑动连接,所述半圆槽一(309)和半圆槽二(310)的数量皆为三个,三个半圆槽一(309)在放置座(301)的顶部呈线性等距分布,三个半圆槽二(310)在夹块(304)的底部呈线性等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302)上设置有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三角块(401)、卡槽(402)、固定杆(403)、拉块(404)、弹簧一(405),所述三角块(401)固定连接在横杆(303)的底部,且左侧外壁与竖杆(302)的右侧外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402)开设在三角块(401)的左侧,所述固定杆(403)的一端贯穿竖杆(302)的左侧外壁延伸至卡槽(402)的内部,所述弹簧一(405)套设在固定杆(403)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03)与竖杆(302)和卡槽(402)活动连接,所述弹簧一(405)的一端与拉块(404)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竖杆(302)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拉块(404)固定连接在固定杆(403)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上设置有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空腔(501)、轴承二(502)、丝杆二(503)、第一锥齿(504)、第二锥齿(505)、连接杆(506)、圆板二(507)、转杆二(508)、移动杆(509)、通孔(510),所述空腔(501)开设在立杆(1)的内部,所述移动杆(509)的一端与支撑板(2)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通孔(510)开设在立杆(1)的右侧,所述移动杆(509)的另一端穿过通孔(510)延伸至空腔(501)的内部,所述丝杆二(503)贯穿移动杆(509)与移动杆(509)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二(502)固定连接在空腔(501)的内壁顶部,所述丝杆二(503)的顶部与轴承二(502)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509)的外壁与通孔(510)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504)固定连接在丝杆二(503)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齿(505)与第一锥齿(504)啮合连接,所述连接杆(506)的一端贯穿立杆(1)的左侧外壁延伸至空腔(501)的内部,所述第二锥齿(505)固定连接在连接杆(506)位于空腔(501)内部的一端,所述连接杆(506)与立杆(1)转动连接,所述空腔(501)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轴承三,所述连接杆(506)穿过轴承三,且连接杆(506)的外壁与轴承三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板二(507)固定连接在连接杆(506)远离第二锥齿(505)的一端,所述转杆二(508)的一端与圆板二(507)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槽二(310)的内壁顶部开设有圆槽(6),所述圆槽(6)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二(7)和圆杆(8),所述圆杆(8)的底部穿过圆槽(6)延伸至半圆槽二(3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9),所述圆杆(8)与圆槽(6)滑动连接,所述弹簧二(7)的一端与圆槽(6)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圆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包括立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顶板设置有限位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302)的底部与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杆(303)铰接在竖杆(302)的右侧,所述轴承一(305)固定连接在夹块(304)的顶部中心,所述丝杆一(306)的底部与轴承一(305)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圆板一(307)的底部与丝杆一(30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一(308)的底部与圆板一(307)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11)开设在竖杆(302)的右侧,所述滑杆(312)的一端与夹块(304)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且另一端设置在滑槽(311)的内部与滑槽(311)滑动连接,所述半圆槽一(309)和半圆槽二(310)的数量皆为三个,三个半圆槽一(309)在放置座(301)的顶部呈线性等距分布,三个半圆槽二(310)在夹块(304)的底部呈线性等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302)上设置有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三角块(401)、卡槽(402)、固定杆(403)、拉块(404)、弹簧一(405),所述三角块(401)固定连接在横杆(303)的底部,且左侧外壁与竖杆(302)的右侧外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402)开设在三角块(401)的左侧,所述固定杆(403)的一端贯穿竖杆(302)的左侧外壁延伸至卡槽(402)的内部,所述弹簧一(405)套设在固定杆(403)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的高压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03)与竖杆(302)和卡槽(402)活动连接,所述弹簧一(405)的一端与拉块(404)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竖杆(302)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拉块(404)固定连接在固定杆(403)的另一端。
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