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878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清洁设备,属于清洁设备领域。清洁设备包括:内胆、排风组件、风道、风机、加热器和挡水盖;内胆形成清洁腔室;排风组件被配置为在开启的情况下将清洁腔室内的气体排出;风道具有与清洁腔室连通的进风口和与清洁腔室连通的出风口,进风口位于内胆的顶壁;风机被配置为在开启的情况下驱动风道内的气体;加热器被配置为在开启的情况下加热风道内的气体;其中,风机的进口在内胆的顶壁的投影与进风口在内胆的顶壁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挡水盖在内胆的顶壁的投影覆盖进风口在内胆的顶壁的投影。本申请提高了热风热能的利用率,减少水流直接从风机的进口冲进风机的内部的水量,提高风机和加热器等内循环组件工作状态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清洁设备


技术介绍

1、洗碗机等清洁设备的烘干方式包括:冷凝烘干、热风烘干、吸附型烘干与开门速干等方式,其中,冷凝烘干存在烘干效果差和烘干时间长等问题,吸附型烘干存在造价昂贵和长时间存放有异味的问题,开门速干存在易进昆虫和潮湿地区无法及时自动关门返潮等问题。因此,综合成本和烘干效果考虑,热风烘干成为大多数厂家选择的方式。

2、目前,洗碗机等清洁设备大多依靠外循环系统进行热风烘干,其工作过程为:将外界空气吸入并利用加热器加热,加热后的外界空气被导入清洁腔室内以对清洁腔室内的物品进行热风烘干。在热风烘干的过程中,外界空气被吸入清洁腔室内使清洁腔室形成正压,为了维持清洁腔室的常压,通常将清洁设备的排风组件开启,以减少清洁腔室正压引起的水蒸气泄露问题。

3、但排风组件的开启会导致被加热空气的热能未被充分利用就被排出清洁腔室,存在能耗大、烘干效率低及烘干效果差等问题,且在清洗过程中清洗用水容易流至清洗腔室外部,存在造成清洁设备的电气设备易损坏的风险,可靠性差,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清洁设备,相对于通过外循环进行热风烘干的清洁设备而言,提高了热风热能的利用率,降低了清洁设备热风烘干工作模式的能耗,且在清洁设备进行清洗模式中,减少水流直接从所述风机的进口冲进风机的内部的水量,提高风机和加热器等内循环组件工作状态可靠性。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

3、内胆,形成清洁腔室;

4、排风组件,安装于所述内胆,被配置为在开启的情况下将所述清洁腔室内的气体排出;

5、风道,安装于所述内胆,且具有与所述清洁腔室连通的进风口和与所述清洁腔室连通的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内胆的顶壁;

6、风机,安装于所述内胆的顶壁上,被配置为在开启的情况下驱动所述风道内的气体;

7、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被配置为在开启的情况下加热所述风道内的气体;

8、挡水盖,所述挡水盖安装于所述进风口;

9、其中,所述风机的进口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与所述进风口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挡水盖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覆盖所述进风口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

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一方面通过设置风道、风机和加热器等内循环组件,风道的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清洁腔室连通,清洁腔室内的气体被风机从风道的所述进风口吸入风道,经加热器加热后的热风从风道的出风口进入清洁腔室内,清洁腔室内的干燥气体被加热器循环加热以实现对清洁腔室内的餐具热风烘干。相对于通过外循环进行热风烘干的清洁设备而言,内循环烘干工作模式提高了热风热能的利用率,降低了清洁设备热风烘干工作模式的能耗,实现节能。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所述风机的进口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s1、所述进风口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s2及所述挡水盖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s3三者的相互关系,可以提高风机的吸气面积,提高烘干效率,也可以在清洁设备进行清洗模式中,减少水流直接从所述风机的进口冲进风机的内部的水量,提高风机和加热器等内循环组件工作状态可靠性。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机的进口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与所述进风口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的交集的面积不小于所述风机的进口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的1/2。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道包括补风支路,所述进风口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的任一区域均与所述挡水盖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的边沿间隔开。

1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水盖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与所述进风口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的比值不小于1.1。

1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风口设置于靠近所述内胆的背板的位置,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包括设置于所述内胆同一侧壁的多个。

1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道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上端均与所述风机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下端各自形成有所述出风口,且所述第一支路的下端靠近所述内胆的前端开口,所述第二支路的下端靠近所述内胆的背板,所述第一支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路的长度。

1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道包括下风道,所述下风道的下端形成多个所述出风口,所述下风道沿前后方向的宽度从上到下逐渐变大,所述下风道沿左右方向的厚度从上到下逐渐变小。

1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道还具有补风进口,所述补风进口与外界连通,且所述补风进口与所述风机的进口连通。

1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内胆的顶壁上方,所述风道包括:补风支路,所述补风支路从所述内胆的顶壁延伸至所述内胆侧面,所述补风支路的下端形成位于所述内胆侧面的补风进口;在所述排风组件和风机工作的情况下,所述排风组件的排气量不小于所述补风支路的补气量。

1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道还具有补风进口,所述补风进口与外界连通;所述风道设有阀门,所述阀门配置为常态下封闭所述补风进口,且在压差作用下打开。

2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内胆的顶壁上方,所述风道包括:主风道和补风支路,所述补风支路位于所述主风道与所述内胆的顶壁之间,所述阀门安装于所述补风支路与所述主风道之间的壁面;所述阀门包括可枢转安装于所述补风支路与所述主风道之间壁面的风门,所述风门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补风支路,所述风门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主风道,所述风门配置为在重力作用下封堵所述补风支路,在所述风机开启的情况下打开。

21、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清洁设备具有内循环烘干工作模式,在所述内循环烘干工作模式,所述风机和所述加热器工作,所述排风组件停机;

22、和/或,所述清洁设备具有排湿负压工作模式,在所述排湿负压工作模式,所述风机和所述加热器停机,所述排风组件工作;

23、和/或,所述清洁设备具有混合工作模式;在所述混合工作模式,所述风机、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排风组件均工作;

24、和/或,所述清洁设备具有混合排湿工作模式;在所述混合排湿工作模式,所述风机和所述排风组件均工作,所述加热器停机。

2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排风组件工作的情况下,所述排风组件的排气量不小于从外界进入所述清洁腔室的气体量。

2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侧板,所述加热器安装于所述风道的位于所述内胆侧面的区域,所述侧板安装于所述内胆的侧壁,且罩设在所述风道的至少部分外,所述侧板的内侧面与所述风道及所述加热器间隔开。

2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器的功率为p,满足:p≤500w。

2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机包括:上壳、叶轮和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与所述叶轮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进口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与所述进风口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的交集的面积不小于所述风机的进口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的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的任一区域均与所述挡水盖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的边沿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盖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与所述进风口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的比值不小于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于靠近所述内胆的背板的位置,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包括设置于所述内胆同一侧壁的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上端均与所述风机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下端各自形成有所述出风口,且所述第一支路的下端靠近所述内胆的前端开口,所述第二支路的下端靠近所述内胆的背板,所述第一支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路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下风道,所述下风道的下端形成多个所述出风口,所述下风道沿前后方向的宽度从上到下逐渐变大,所述下风道沿左右方向的厚度从上到下逐渐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还具有补风进口,所述补风进口与外界连通,且所述补风进口与所述风机的进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内胆的顶壁上方,所述风道包括:补风支路,所述补风支路从所述内胆的顶壁延伸至所述内胆侧面,所述补风支路的下端形成位于所述内胆侧面的补风进口;在所述排风组件和风机工作的情况下,所述排风组件的排气量不小于所述补风支路的补气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还具有补风进口,所述补风进口与外界连通;所述风道设有阀门,所述阀门配置为常态下封闭所述补风进口,且在压差作用下打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风组件工作的情况下,所述排风组件的排气量不小于从外界进入所述清洁腔室的气体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板,所述加热器安装于所述风道的位于所述内胆侧面的区域,所述侧板安装于所述内胆的侧壁,且罩设在所述风道的至少部分外,所述侧板的内侧面与所述风道及所述加热器间隔开。

15.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的功率为P,满足:P≤500W。

16.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上壳、叶轮和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与所述叶轮动力耦合连接,所述上壳与所述风道相连以形成容纳腔,所述叶轮安装于所述容纳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进口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与所述进风口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的交集的面积不小于所述风机的进口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的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的任一区域均与所述挡水盖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的边沿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盖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与所述进风口在所述内胆的顶壁的投影的比值不小于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于靠近所述内胆的背板的位置,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包括设置于所述内胆同一侧壁的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上端均与所述风机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下端各自形成有所述出风口,且所述第一支路的下端靠近所述内胆的前端开口,所述第二支路的下端靠近所述内胆的背板,所述第一支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路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下风道,所述下风道的下端形成多个所述出风口,所述下风道沿前后方向的宽度从上到下逐渐变大,所述下风道沿左右方向的厚度从上到下逐渐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还具有补风进口,所述补风进口与外界连通,且所述补风进口与所述风机的进口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嘉耿介朱喜青张刚源张亚菲焦兆雨刘日超汪耀东李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