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866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涉及3D打印领域。本申请包括槽框和透光膜,所述透光膜与所述槽框连接并围设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槽框具有远离所述透光膜的一侧的上表面,及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上表面连接的内表面,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内表面设置有第一缓冲槽,所述第一缓冲槽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并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在所述第一缓冲槽自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处延伸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缓冲槽的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依次增大。本申请通过第一通道与第一缓冲槽的配合,可便于隔离液的注入,第一缓冲槽也可降低隔离液注入时的干扰,提升打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3d(three dimensions,三维)打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1、在3d打印机中,料槽是存放打印树脂的部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料槽内也会存放配合3d打印的隔离液,但是隔离液的存在,使得料槽的整体结构受到挑战,常规的料槽不适合隔离液的注入,而且在打印过程中注入隔离液会影响3d打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3d打印机,包括槽框和透光膜,所述透光膜与所述槽框连接并围设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槽框具有远离所述透光膜的一侧的上表面,及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上表面连接的内表面,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内表面设置有第一缓冲槽,所述第一缓冲槽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并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在所述第一缓冲槽自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处延伸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缓冲槽的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依次增大。

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并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

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槽在所述内表面上的出口较所述第一连通孔在所述内表面上的出口更靠近所述透光膜。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内表面设置有第二缓冲槽,所述第二缓冲槽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并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在所述第二缓冲槽自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处延伸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缓冲槽的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依次增大。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内表面设置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并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槽在所述内表面上的出口较所述第二连通孔在所述内表面上的出口更靠近所述透光膜。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3d打印机还包括设置在槽框上的把手,所述把手包括第一把件和第二把件,所述第一把件设置有部分置于所述第一把件内且在所述第一把件内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流道转接件,并设置有部分置于所述第一把件内且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通道转接件,所述第二把件设置有部分置于所述第二把件内且在所述第二把件内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流道转接件,并设置有部分置于所述第二把件内且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的通道转接件。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3d打印机还包括

9、隔离液仓;

10、第一泵体,分别与所述隔离液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11、三通阀,与所述隔离液仓连通;

12、第二泵体,分别与所述三通阀、所述第二通道连通;以及

13、隔离液回收仓,与三通阀连通,所述三通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泵体与所述隔离液仓或所述隔离液回收仓连通。

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3d打印机还包括

15、打印液仓;

16、第三泵体,分别与所述打印液仓、所述第一流道连通;以及

17、第四泵体,分别与所述打印液仓、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1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槽框包括:

19、第一框体边;

20、第二框体边,与所述第一框体边相对设置;

21、第三框体边,连接所述第一框体边和所述第二框体边;以及

22、第四框体边,连接所述第一框体边和所述第二框体边,并与所述第三框体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缓冲槽、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流道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边上,所述第二缓冲槽、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二流道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框体边上。

23、本申请通过第一通道与第一缓冲槽的配合,可便于隔离液的注入,第一缓冲槽也可降低隔离液注入时的干扰,提升打印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槽框和透光膜,所述透光膜与所述槽框连接并围设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槽框具有远离所述透光膜的一侧的上表面,及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上表面连接的内表面,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内表面设置有第一缓冲槽,所述第一缓冲槽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并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在所述第一缓冲槽自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处延伸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缓冲槽的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依次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并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槽在所述内表面上的出口较所述第一连通孔在所述内表面上的出口更靠近所述透光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内表面设置有第二缓冲槽,所述第二缓冲槽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并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在所述第二缓冲槽自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处延伸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缓冲槽的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依次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内表面设置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并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槽在所述内表面上的出口较所述第二连通孔在所述内表面上的出口更靠近所述透光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机还包括设置在槽框上的把手,所述把手包括第一把件和第二把件,所述第一把件设置有部分置于所述第一把件内且在所述第一把件内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流道转接件,并设置有部分置于所述第一把件内且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通道转接件,所述第二把件设置有部分置于所述第二把件内且在所述第二把件内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流道转接件,并设置有部分置于所述第二把件内且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的通道转接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机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机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框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槽框和透光膜,所述透光膜与所述槽框连接并围设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槽框具有远离所述透光膜的一侧的上表面,及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上表面连接的内表面,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内表面设置有第一缓冲槽,所述第一缓冲槽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并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在所述第一缓冲槽自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处延伸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缓冲槽的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依次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并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槽在所述内表面上的出口较所述第一连通孔在所述内表面上的出口更靠近所述透光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内表面设置有第二缓冲槽,所述第二缓冲槽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并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在所述第二缓冲槽自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处延伸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缓冲槽的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依次增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志康林啸彭梵迪魏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高普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