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865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与方法,包括整合台面、整形组,所述整形组安装于所述整合台面上,所述整形组包括固定于所述整合台面两侧边的多个气缸,靠近于所述整合台面两端的两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端部推板,所述整合台面上方固定设有中间挡板组,用于调整直驱线圈的内径宽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适应不同内径的直驱线圈的卷绕需求,通过对线圈的夹持固定即可完成风电直驱线圈的快速整形,取代人工进行卷绕整理方式,简化维修整形流程,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圈整备设备,具体为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1、海上风电直驱电机,由于其工作环境较为严峻,其设备的受损频率较高,然而进行频繁更换电机使用的方式太过于耗材,一般采用直接更换其内部的直驱线圈进行维修式作业,来减少其更换频率带来的经济影响,而该种电机其多为大型的驱动电机,其内部的线圈同组中仍存在完好的线圈但是需要一体拆除,拆除后其圆径以及线圈表面形状会受到一定影响,需要对其进行整形,新安装替换的线圈也需要对其进行整形,该种大型的线圈在整形时,要根据电机绕线组的不同尺寸设置不同规格的整形组件,单组整形组件无法适应多种不同绕线组的需求使得整形的过程变得非常繁琐,只能通过人为进行调整,严重影响电机的修复速度,从而再次造成经济损失。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与方法,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2、包括整合台面、整形组、链板输送带,所述整形组安装于所述整合台面上,所述整形组包括固定于所述整合台面两侧边的多个气缸,靠近于所述整合台面两端的两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端部推板;

3、所述整合台面上方固定设有中间挡板组,用于调整直驱线圈的内径宽度;

4、所述链板输送带位于所述中间挡板组的上方,所述链板输送带内部夹持驱动设有牵引组、下压组,所述牵引组带动所述下压组移动,所述牵引组的移动轨迹覆盖面积包含所述中间挡板组的伸展极限的俯视占地面积,所述中间挡板组与所述链板输送带的中心线切面为同一切面。

5、优选的,非安装于所述整合台面两端的若干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中间推板;所述整合台面两侧的所述气缸安装位置在俯视面均关于所述整合台面的中线相对称;

6、所述整合台面的上表面设有多条导向轨道,所述中间推板与所述端部推板的底部均设有滚动轮与所述导向轨道相配合,单个所述中间推板与所述端部推板底部均与两条所述导向轨道相配合。

7、优选的,所述中间挡板组包括有固定挡板、分体式挡板,所述分体式挡板的底部与所述整合台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分体式挡板位于所述固定挡板的两侧,两所述分体式挡板的底部均设有调节底板与固定挡板相固定。

8、优选的,所述固定挡板内部设有多个锁定板桩,所述锁定板桩的上部设有多个与锁定板桩相对应的锁定通槽,所述锁定板桩活动于所述锁定通槽中,所述锁定板桩的底部穿过与所述调节底板之间相互卡接;

9、两所述分体式挡板的底部均具有调节底板,两所述调节底板之间叠放分布,两所述调节底板相远离的一端与所述分体式挡板底部固定,所述调节底板上设有多个卡槽,所述锁定板桩贯穿叠放两所述卡槽固定;

10、所述整合台面的顶部设有多个限位槽与所述锁定板桩的底部相配合。

11、优选的,所述分体式挡板的外部两端设有转角卡座,所述转角卡座的内部设有导向滚筒,所述中间挡板组的长度小于所述整合台面的长度。

12、优选的,所述链板输送带包括外输送轨道、安装盒、驱动电机,所述牵引组的上部与所述外输送轨道相连接,所述安装盒上设有两条内传动槽,两所述内传动槽内部分别与两所述下压组相互配合;

13、两所述下压组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组的底部用于固定线圈起始一端,所述下压组用于下压整合线圈盘绕高度;

14、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外输送轨道相连接。

15、优选的,所述牵引组包括有滚动桩、固定盘,所述滚动桩连接于所述外输送轨道内部,所述滚动桩的底部连接有牵引盘,所述牵引盘的包括有圆环底槽,所述圆环底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套,所述固定盘连接于所述转动杆套的底部。

16、优选的,单组所述下压组包括有驱动直杆,所述驱动直杆的周侧设有滚动轴承,所述安装盒的内部设有滚动导向槽,所述滚动轴承与所述滚动导向槽相互配合滚动,所述驱动直杆的底部设有横向调节板,所述横向调节板的内部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槽内连接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与所述中间挡板组一侧的限制高度恒定。

17、优选的,所述滚动桩的上部设有推动组,所述推动组的移动行程与所述驱动直杆的运动行程具有互相重叠,所述外输送轨道的外部一侧设有转动阻逆槽,所述推动组的一侧设有横向阻逆板位于所述转动阻逆槽中滑动连接。

18、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的自动整形方法,其步骤如下:s1、整备线圈:对原始海上直驱线圈进行拆除,将其放入线圈制备生产线重新检测、压合、拉伸至直线后进行二次整备;

19、s2、调整装置规格:通过调节中间挡板组将其间隔宽度调整至直驱电机的宽度,固定两分体式挡板的位置;

20、s3、调整自动绕线:使用牵引组底部固定线圈一端,驱动驱动电机带动外输送轨道转动,使得线圈跟随链板输送带对中间挡板组进行盘绕;

21、s4、并列整齐线圈:牵引组带动下压组运动对底部边缘的盘绕线圈进行压制整齐排列;

22、s5、夹持端部整形:使用气缸夹持侧边的线圈,挤出侧边多余延展性导致的变线至两端弧面,对两端线圈进行校准。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4、本专利技术过使用可调节卷绕中枢的方式,匹配不同规格大型直驱电机的更换线圈与维修线圈时对内部捆扎组宽度需求,能够自动对大型的直驱线圈进行就地的整理与维修,能够缩短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在对线圈进行返厂重新制备或工厂制备时,也能够通过快速的对直线的直驱线圈进行自动卷绕成型;

2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气缸推动推板抵接直驱线圈的侧面,使得直曲线圈的能够与中间挡板组形成抵接效果,通过改变中间挡板组的内部连接方式,将中间挡板组进行缩进与扩张,此时即可适应不同内径的直驱线圈的卷绕需求,同时通过两端的抵紧效果,可以对线圈两端位置进行整形固定,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直驱线圈的整形需求,能够减少直驱线圈在整形过程中因内径不同而导致的两端处线圈因为侧边整形而导致的变形影响;

26、另外,通过使用自适应的圆盘进行拉线,能够改变输送链不能通过调节形成不同宽度而匹配中间挡板组的厚度改变的需求的问题,保证同一规格生产的线上的链板输送带能够适应多批次的线圈整形需求,并同时设置下压组对卷绕的同时进行实时整理线圈在中间挡板组侧壁的堆叠高度,能够简化后期人工修正难度,并保持产品的一致性,能够形成更为规范的制备要求,提高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包括整合台面(1)、整形组、链板输送带(7),所述整形组安装于所述整合台面(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组包括固定于所述整合台面(1)两侧边的多个气缸(2),靠近于所述整合台面(1)两端的两所述气缸(2)的输出端连接有端部推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非安装于所述整合台面(1)两端的若干个所述气缸(2)的输出端连接有中间推板(6);所述整合台面(1)两侧的所述气缸(2)安装位置在俯视面均关于所述整合台面(1)的中线相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挡板组(4)包括有固定挡板(401)、分体式挡板(405),所述分体式挡板(405)的底部与所述整合台面(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分体式挡板(405)位于所述固定挡板(401)的两侧,两所述分体式挡板(405)的底部均设有调节底板(404)与固定挡板(401)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板(401)内部设有多个锁定板桩(403),所述锁定板桩(403)的上部设有多个与锁定板桩(403)相对应的锁定通槽(402),所述锁定板桩(403)活动于所述锁定通槽(402)中,所述锁定板桩(403)的底部穿过与所述调节底板(404)之间相互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挡板(405)的外部两端设有转角卡座(407),所述转角卡座(407)的内部设有导向滚筒(408),所述中间挡板组(4)的长度小于所述整合台面(1)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板输送带(7)包括外输送轨道(701)、安装盒(704)、驱动电机(702),所述牵引组(710)的上部与所述外输送轨道(701)相连接,所述安装盒(704)上设有两条内传动槽(703),两所述内传动槽(703)内部分别与两所述下压组(719)相互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710)包括有滚动桩(711)、固定盘(718),所述滚动桩(711)连接于所述外输送轨道(701)内部,所述滚动桩(711)的底部连接有牵引盘(715),所述牵引盘(715)的包括有圆环底槽(716),所述圆环底槽(716)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套(717),所述固定盘(718)连接于所述转动杆套(717)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单组所述下压组(719)包括有驱动直杆(725),所述驱动直杆(725)的周侧设有滚动轴承(720),所述安装盒(704)的内部设有滚动导向槽(709),所述滚动轴承(720)与所述滚动导向槽(709)相互配合滚动,所述驱动直杆(725)的底部设有横向调节板(721),所述横向调节板(721)的内部设有锁定槽(723),所述锁定槽(723)内连接有下压板(724),所述下压板(724)与所述中间挡板组(4)一侧的限制高度恒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桩(711)的上部设有推动组(712),所述推动组(712)的移动行程与所述驱动直杆(725)的运动行程具有互相重叠,所述外输送轨道(701)的外部一侧设有转动阻逆槽(713),所述推动组(712)的一侧设有横向阻逆板(714)位于所述转动阻逆槽(713)中滑动连接。

10.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的自动整形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所6-9所述的任一所述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步骤如下:S1、整备线圈:对原始海上直驱线圈进行拆除,将其放入线圈制备生产线重新检测、压合、拉伸至直线后进行二次整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包括整合台面(1)、整形组、链板输送带(7),所述整形组安装于所述整合台面(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组包括固定于所述整合台面(1)两侧边的多个气缸(2),靠近于所述整合台面(1)两端的两所述气缸(2)的输出端连接有端部推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非安装于所述整合台面(1)两端的若干个所述气缸(2)的输出端连接有中间推板(6);所述整合台面(1)两侧的所述气缸(2)安装位置在俯视面均关于所述整合台面(1)的中线相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挡板组(4)包括有固定挡板(401)、分体式挡板(405),所述分体式挡板(405)的底部与所述整合台面(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分体式挡板(405)位于所述固定挡板(401)的两侧,两所述分体式挡板(405)的底部均设有调节底板(404)与固定挡板(401)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板(401)内部设有多个锁定板桩(403),所述锁定板桩(403)的上部设有多个与锁定板桩(403)相对应的锁定通槽(402),所述锁定板桩(403)活动于所述锁定通槽(402)中,所述锁定板桩(403)的底部穿过与所述调节底板(404)之间相互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挡板(405)的外部两端设有转角卡座(407),所述转角卡座(407)的内部设有导向滚筒(408),所述中间挡板组(4)的长度小于所述整合台面(1)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直驱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板输送带(7)包括外输送轨道(701)、安装盒(704)、驱动电机(702),所述牵引组(710)的上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峰蒋炼强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兆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