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起落架,尤其设计一种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及飞机起落架。
技术介绍
1、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是飞机起落架中重要功能部件,现有的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一般为双气腔油-气式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其具有缓冲效率高、着陆过载较低、起降道面适应较好等优点。如图17所示,现有的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其共分为四个腔:低压气腔ⅰ、主油腔ⅴ和回油腔ⅱ、高压气腔ⅶ。其主要包括外筒、柱塞、活塞杆和浮动活塞。
2、上述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工作原理为:飞机起落架着陆时,地面载荷由机轮轮胎传递至活塞杆,活塞杆被压入外筒,主油腔ⅴ体积变小,油液经柱塞上的主油孔ⅳ高速流向低压气腔ⅰ、柱塞上的回油孔ⅲ高速流向回油腔ⅱ产生阻尼耗散能量;同时低压气腔ⅰ体积压缩变小,吸收能量。当地面载荷进一步增大时,并且低压气腔ⅰ压力与高压气腔ⅶ压力相等时,高压气腔浮动活塞开始工作,浮动活塞压缩高压气腔ⅶ。主油腔油液进一步经柱塞上的主油孔ⅳ高速流向低压气腔ⅰ、柱塞上的回油孔ⅲ高速流向回油腔ⅱ产生阻尼耗散能量,同时高压气腔和低压气腔体积进一步变小,气体受压缩吸收能量且产生很高的压力。活塞杆伸出时上述过程可逆。高压气腔ⅶ和低压气腔ⅰ被压缩的高压气体释放能量,体积膨胀变大。回油腔ⅱ油液经回油孔ⅲ高速流回主油腔ⅴ、低压气腔ⅰ内的油液经柱塞上的主油孔ⅳ高速流回主油腔ⅴ产生阻尼,进一步耗散能量并防止飞机产生反弹。通过缓冲器内部的液压油油液高速流经阻尼孔(主油孔ⅳ、回油孔ⅲ)产生阻尼来耗散飞机在着陆或地面滑行时产生的撞击和跳动能量,降低地面作用在起落架和飞机机体的冲击载荷和提高飞机着陆
3、如图17所示,考虑飞机起落架地面维护的需求,需将高压气腔的充填通道ⅸ设计在外筒或柱塞的顶部,低压气腔的充填通道现有技术有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低压气腔的充填通道ⅷ设计在活塞杆靠近主油腔ⅴ的侧面;方案二:低压气腔的充填通道ⅷ设计在活塞杆靠近主油腔ⅴ且沿活塞杆轴线的底部。
4、采用方案一时,由于活塞杆是起落架的主要承载零件,目前飞机一般选用超高强度钢,低压气腔的充填通道ⅷ的小孔或螺纹孔是超高强度钢的薄弱部位,起落架着陆时冲击载荷造成孔周边应力集中对活塞杆的疲劳寿命影响大,严重降低了缓冲器的使用寿命。另外,低压气腔的充填活门靠近地面较近,在复杂道面起降可能存在高速飞石撞击风险,造成缓冲器泄露,使缓冲器无法工作严重时造成机毁人亡。
5、采用方案二时,这种结构设计虽然避开了活塞杆的应力集中部位,但往往低压气腔的充填通道ⅷ在活塞杆的内腔内部,造成飞机起落架地面维护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及飞机起落架,采用在柱塞内部内置一个内柱塞结构,将低压气腔的充填通道ⅷ设置在内柱塞的顶部,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包括上凸轮、下凸轮、外筒、沿所述外筒轴向伸缩的活塞杆、外柱塞、内柱塞和端盖,所述外柱塞的一端位于所述外筒内部并通过端盖与外筒连接,所述外柱塞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活塞杆中与下凸轮连接,所述上凸轮连接于所述活塞杆上,所述上凸轮与下凸轮适配;
3、所述外柱塞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外柱塞内部分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内柱塞置于第一腔中,所述内柱塞的一端与隔板连接,所述内柱塞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隔板和端盖并在端盖的外部安装充气活门;
4、所述外柱塞的第二腔和内柱塞的内部相通形成低压气腔,所述低压气腔与所述充气活门连通;被所述内柱塞分隔的第一腔形成高压气腔,所述内柱塞上套装有浮动活塞,所述第二腔中的气体压力能推动所述浮动活塞上下移动。
5、优选的,所述外筒的一个端部设有孔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内设有内孔,所述内孔的孔壁上呈圆周布设多个第一半圆孔;
6、所述端盖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凸缘一侧表面贴合的第二凸缘,所述外柱塞的一端设于用于与第一凸缘另一侧表面贴合的第三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上呈圆周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三凸缘上呈圆周设有多个第十通孔,所述外柱塞的一端装配于内孔内,并在外柱塞伸入内孔的轴端表面上呈圆周设有多个第二半圆孔,所述第二半圆孔与第十通孔一一对齐连通;所述第一半圆孔和第二半圆孔一一对应且每两两径向对接形成整圆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第十通孔和整圆孔一一对齐并在其内部安装第一紧固件。
7、优选的,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套装于第一安装孔、第十通孔和整圆孔中的螺栓,所述螺栓的头部与第三凸缘的下表面或第二凸缘的上表面贴合,所述螺栓的螺杆上安装螺母,所述螺栓的头部靠近外柱塞的一侧设有限位平面。
8、优选的,所述内柱塞包括第三本体和设于所述第三本体一端的第四凸缘,所述第三本体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三本体内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靠近外螺纹的内部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充气活门安装于所述第二螺纹孔上,所述外螺纹上连接有六角螺母,所述六角螺母通过垫片与所述端盖端面贴合;所述第四凸缘上呈圆周设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连通第二腔和高压气腔。
9、优选的,所述外柱塞内设有与第二腔连通的第五通孔,形成第五通孔的侧壁上呈圆周设有多个第六通孔,在所述第五通孔中安装上阻尼挡板和下阻尼挡板,所述下凸轮套装于外柱塞的外部,所述第六通孔中安装用于连接下凸轮、外柱塞和下阻尼挡板的第二紧固件。
10、优选的,所述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还包括油针,所述油针的下端安装于活塞杆的内部,所述油针的上端依次穿过下阻尼挡板和上阻尼挡板伸入第二腔中,且所述油针与下阻尼挡板和上阻尼挡板间隙配合。
11、优选的,所述第五通孔具有第一内底面,所述上阻尼挡板内部设有第七通孔,所述第七通孔为一大一小的沉孔,其大孔具有第二内底面,所述下阻尼挡板包括两端贯通的筒部及围合于所述筒部一侧的侧板,所述侧板上开设有第九通孔,所述筒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六通孔位置对应的第八通孔;
12、所述上阻尼挡板置于所述第五通孔中并与第一内底面抵接,所述第七通孔中安装有阻尼环,所述上阻尼挡板的下表面与侧板的上表面抵接,所述阻尼环抵接于第二内底面和侧板之间,所述第六通孔、第八通孔和下凸轮上对应的孔对齐后安装所述第二紧固件。
13、优选的,所述端盖包括用于装配于外柱塞内部的第一本体及贯通所述第一本体内部的多个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中,一所述第一通孔连通高压气腔和充气活门,另一所述第一通孔连通压力传感器和高压气腔,其余第一通孔连通充油活门和活塞杆的内部。
14、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包括倾斜段和竖直设置的直线段,所述直线段的一端与高压气腔或活塞杆的内部连通,所述直线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倾斜段,所述倾斜段向上及向外倾斜与充气活门或充油活门连通。
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飞机起落架,包括上述的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
16、与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7、一、在现有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的外柱塞内设置内柱塞,内柱塞内部通孔孔径比油针外径大,避免了油针与浮动活塞碰撞的风险,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包括上凸轮(8)、下凸轮(9)、外筒(1)和沿所述外筒(1)轴向伸缩的活塞杆(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柱塞(3)、内柱塞(4)和端盖(2),所述外柱塞(3)的一端位于所述外筒(1)内部并通过端盖(2)与外筒(1)连接,所述外柱塞(3)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活塞杆(7)中与下凸轮(9)连接,所述上凸轮(8)连接于所述活塞杆(7)上,所述上凸轮(8)与下凸轮(9)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一个端部设有孔第一凸缘(101),所述第一凸缘(101)内设有内孔(103),所述内孔(103)的孔壁上呈圆周布设多个第一半圆孔(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套装于第一安装孔(22)、第十通孔(310)和整圆孔中的螺栓(210),所述螺栓(210)的头部与第三凸缘(32)的下表面或第二凸缘(21)的上表面贴合,所述螺栓(210)的螺杆上安装螺母,所述螺栓(210)的头部靠近外柱塞(3)的一侧设有限位平面(2101)。
4.根据权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柱塞(3)内设有与第二腔(37)连通的第五通孔(38),形成第五通孔(38)的侧壁上呈圆周设有多个第六通孔(39),在所述第五通孔(38)中安装上阻尼挡板(11)和下阻尼挡板(12),所述下凸轮(9)套装于外柱塞(3)的外部,所述第六通孔(39)中安装用于连接下凸轮(9)、外柱塞(3)和下阻尼挡板(12)的第二紧固件(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针(14),所述油针(14)的下端安装于活塞杆(7)的内部,所述油针(14)的上端依次穿过下阻尼挡板(12)和上阻尼挡板(11)伸入第二腔(37)中,且所述油针(14)与下阻尼挡板(12)和上阻尼挡板(11)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通孔(38)具有第一内底面(312),所述上阻尼挡板(11)内部设有第七通孔(111),所述第七通孔(111)为一大一小的沉孔,其大孔具有第二内底面(112),所述下阻尼挡板(12)包括两端贯通的筒部(122)及围合于所述筒部(122)一侧的侧板(121),所述侧板(121)上开设有第九通孔(123),所述筒部(12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六通孔(39)位置对应的第八通孔(1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包括用于装配于外柱塞(3)内部的第一本体(28)及贯通所述第一本体(28)内部的多个第一通孔(24),多个所述第一通孔(24)中,一所述第一通孔(24)连通高压气腔(Ⅶ)和充气活门(18),另一所述第一通孔(24)连通压力传感器(211)和高压气腔(Ⅶ),其余第一通孔(24)连通充油活门(17)和活塞杆(7)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4)包括倾斜段(241)和竖直设置的直线段(242),所述直线段(242)的一端与高压气腔(Ⅶ)或活塞杆(7)的内部连通,所述直线段(24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倾斜段(241),所述倾斜段(241)向上及向外倾斜与充气活门(18)或充油活门(17)连通。
10.一种飞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包括上凸轮(8)、下凸轮(9)、外筒(1)和沿所述外筒(1)轴向伸缩的活塞杆(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柱塞(3)、内柱塞(4)和端盖(2),所述外柱塞(3)的一端位于所述外筒(1)内部并通过端盖(2)与外筒(1)连接,所述外柱塞(3)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活塞杆(7)中与下凸轮(9)连接,所述上凸轮(8)连接于所述活塞杆(7)上,所述上凸轮(8)与下凸轮(9)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一个端部设有孔第一凸缘(101),所述第一凸缘(101)内设有内孔(103),所述内孔(103)的孔壁上呈圆周布设多个第一半圆孔(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套装于第一安装孔(22)、第十通孔(310)和整圆孔中的螺栓(210),所述螺栓(210)的头部与第三凸缘(32)的下表面或第二凸缘(21)的上表面贴合,所述螺栓(210)的螺杆上安装螺母,所述螺栓(210)的头部靠近外柱塞(3)的一侧设有限位平面(2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柱塞(4)包括第三本体(41)和设于所述第三本体(41)一端的第四凸缘(42),所述第三本体(41)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45),所述第三本体(41)内部设有第二通孔(44),所述第二通孔(44)靠近外螺纹(45)的内部设有第二螺纹孔(43),所述充气活门(18)安装于所述第二螺纹孔(43)上,所述外螺纹(45)上连接有六角螺母(29),所述六角螺母(29)通过垫片(20)与所述端盖(2)端面贴合;所述第四凸缘(42)上呈圆周设有多个第三通孔(46),所述第三通孔(46)连通第二腔(37)和高压气腔(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腔油气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柱塞(3)内设有与第二腔(37)连通的第五通孔(38),形成第五通孔(38)的侧壁上呈圆周设有多个第六通孔(39),在所述第五通孔(38)中安装上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钰,熊过,张航,黄立新,宁晓东,焦付军,谭峰,闵朗,成林,钱淑丽,龙天畅,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