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忠专利>正文

一种防脱落组合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857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脱落组合筷,包括:手持部和夹持部,手持部端部设置有插接孔,夹持部插接于插接孔内,夹持部与插接孔设置为过盈配合,夹持部的端部设置有防脱落纹路;防脱落纹路设置为圆点形、十字形、花形、横条纹形、竖条纹形和斜条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本技术在夹持部的端部设置圆点形、十字形、花形、横条纹形、竖条纹形或斜条纹形的防脱落纹路,增加组合筷连接处的微变形,增加连接力,使组合筷子连接的更牢固,不易脱落;夹持部两端均设置防脱落纹路,使任意一端能够与插接孔连接,方便组装,另一端作为夹持食物的一端,防脱落纹路能够增加筷子与食物的摩擦力,食物不易掉落,无须额外在夹持端加工防滑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组合筷,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防脱落组合筷


技术介绍

1、方便面等方便食品中,通常会附带塑料叉子供消费者使用。然而,这些与食品一同使用的塑料叉子由于体积小,很难进行回收,这导致了每年大量塑料材料的浪费,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设计一种组合筷子,能够放入方便食品的桶内或盒内,既符合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又能有效替代塑料叉子,减少塑料的浪费。

2、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1620050929.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筷子,包括两个夹持部和两个手持部,夹持部为圆柱形,夹持部用于夹持食物的外圆周表面为波浪形凹槽,夹持部与手持部内设有连接孔,夹持部与手持部通过连接件插入连接孔连接组合;手持部远离夹持部的端开有u型槽,或者两个手持部通过连体处连接在一起,两个手持部之间形成u型槽。此种筷子设置为可拼接的组合型筷子,能够取代桶式方便面、粉中的塑料叉子,可大量节省不可再生资源。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种组合筷由于连接处设计为光滑面,导致连接处微变形较小,进而使得连接力变弱,筷子连接不够牢固,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防脱落组合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脱落组合筷,包括:

3、手持部和夹持部,手持部端部设置有插接孔,夹持部插接于插接孔内,夹持部与插接孔设置为过盈配合,夹持部的端部设置有防脱落纹路。

4、优选的,防脱落纹路设置为圆点形、十字形、花形、横条纹形、竖条纹形和斜条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5、优选的,手持部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形、方形和六角形中的任意一种,且手持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孔。

6、优选的,夹持部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形、方形和六角形中的任意一种,且夹持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防脱落纹路。

7、优选的,夹持部包括夹持主体段和锥形段,夹持主体段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形、方形和六角形中的任意一种,两个锥形段位于夹持主体段的两端,锥形段上设置有防脱落纹路,锥形段与插接孔设置为过盈配合。

8、优选的,沿与夹持主体段远离的方向,锥形段的直径逐渐减小,插接孔的直径小于夹持主体段的直径。

9、优选的,手持部的长度设置为5-15cm。

10、优选的,每双组合筷包括两组手持部和夹持部,组合筷设置为竹筷、木筷或其他非金属材料筷。

11、优选的,手持部、夹持部和插接孔同轴或非同轴设置。

12、优选的,插接孔内设置有与夹持部上相同的防脱落纹路。

13、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脱落组合筷,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4、将手持部和夹持部连接形成组合筷,节约筷子在方便食品中的占用空间,便于食品包装,并且符合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有效替代塑料叉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

15、在夹持部的端部设置防脱落纹路,防脱落纹路可设置为圆点形、十字形、花形、横条纹形、竖条纹形或斜条纹形,在过盈配合时增加组合筷连接处的微变形,增加了连接力,使得组合筷子连接的更牢固,不易脱落,相比于螺纹连接的组合筷,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降低了对螺纹牙精度的要求,不存在螺纹牙破坏无法拧入的问题;

16、在手持部的两端均设置插接孔,无须将特定的一端与夹持部连接,方便组装,同时两端的插接孔使手持部形成镂空结构,降低了组合筷的重量;

17、在夹持部的两端均设置防脱落纹路,使任意一端能够与插接孔连接,增加与插接孔的连接力,方便组装;另一端作为夹持食物的一端,防脱落纹路能够增加筷子与食物的摩擦力,食物不易掉落,无须额外在夹持端加工防滑纹;

18、将夹持部设置为中间粗两端细的结构形式,在锥形段处形成锥形面,在夹持部与插接孔配合时,锥形段能够便于夹持部的插入,锥形面能够卡接在插接孔内,形成过盈配合,在加工时降低了对夹持部的尺寸的要求,避免夹持部或插接孔尺寸偏差导致的配合不牢固或不易插接的问题。

19、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组合筷,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脱落组合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1)和夹持部(2),手持部(1)端部设置有插接孔(3),夹持部(2)插接于插接孔(3)内,夹持部(2)与插接孔(3)设置为过盈配合,夹持部(2)的端部设置有防脱落纹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组合筷,其特征在于,防脱落纹路(4)设置为圆点形、十字形、花形、横条纹形、竖条纹形和斜条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组合筷,其特征在于,手持部(1)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形、方形和六角形中的任意一种,且手持部(1)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孔(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组合筷,其特征在于,夹持部(2)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形、方形和六角形中的任意一种,且夹持部(2)的两端均设置有防脱落纹路(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组合筷,其特征在于,沿与夹持主体段(5)远离的方向,锥形段(6)的直径逐渐减小,插接孔(3)的直径小于夹持主体段(5)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组合筷,其特征在于,每双组合筷包括两组手持部(1)和夹持部(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组合筷,其特征在于,手持部(1)、夹持部(2)和插接孔(3)同轴或非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组合筷,其特征在于,插接孔(3)内设置有与夹持部(2)上相同的防脱落纹路(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落组合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1)和夹持部(2),手持部(1)端部设置有插接孔(3),夹持部(2)插接于插接孔(3)内,夹持部(2)与插接孔(3)设置为过盈配合,夹持部(2)的端部设置有防脱落纹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组合筷,其特征在于,防脱落纹路(4)设置为圆点形、十字形、花形、横条纹形、竖条纹形和斜条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组合筷,其特征在于,手持部(1)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形、方形和六角形中的任意一种,且手持部(1)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孔(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组合筷,其特征在于,夹持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杨曌薪孙赫男
申请(专利权)人:杨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