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28542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透皮微针贴片将光热转换剂Fe<subgt;3</subgt;O<subgt;4</subgt;纳米粒子封装于微针贴片针尖内,光热转换效率高,温度可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透皮微针贴片皮肤穿透能力强,操作便捷,可以协同光热疗法,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最小的侵入性和副作用以及可实现局部可控温和热疗的独特优势,在临床疾病治疗中表现出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微针贴片(microneedle patch,mnp)是一种新兴的透皮给药技术,由多个微米级的细小针尖以阵列的方式排列在基座上组成。mnp能够刺破皮肤角质层,形成微米级的通道,以微创和精确的控制将药物输送到皮肤中进而参与体内的微循环,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与传统侵入性注射和/或口服给药策略相比,mnp给药系统因其不会刺激与疼痛相关的神经末梢,具有微创、无痛、精确控制给药、灵活且易于应用等优点,适合疾病个体化和长期化的治疗。近年来,mnp给药系统在伤口、肿瘤、糖尿病、肥胖、脱发和皮肤病等不同疾病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依旧存在着给药剂量小、药物扩散不充分和治疗效果不佳等缺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扩展mnp应用的领域,目前mnp正在与多种治疗策略(如光学疗法、细胞疗法、气体疗法以及基因疗法)相结合等进行协同治疗,在疾病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光热疗法(photothermal therapy,ptt)是一种新兴的疾病治疗手段,其作用机理是利用具有较高光热转换效率的材料,在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光照射下产生足够的热量实现局部热疗。mnp辅助的ptt,可实现光热治疗与药物治疗的结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已被用作许多疾病的有前景的替代治疗方法。因此,设计一种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给药系统在疾病的治疗领域中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效率,可以在近红外激光的照射下,对局部治疗区域实现可控的温和热疗。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包括微针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微针基座表面的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微针针尖;

4、所述微针针尖的成分包括凝胶基质和分布在所述凝胶基质内部的fe3o4纳米颗粒;所述凝胶基质的原料包括透明质酸和/或海藻酸钠。

5、优选的,所述fe3o4纳米颗粒的粒径为5~20nm。

6、优选的,所述微针针尖中,fe3o4纳米颗粒与凝胶基质的质量比为0.002~0.02:0.2~2。

7、优选的,所述微针针尖的形状为四棱锥状,单个微针针尖的底部边长为100~1000μm,高度为300~1500μm。

8、优选的,所述微针基座的原料包括透明质酸。

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将fe3o4纳米颗粒、凝胶基质的原料和水混合,得到针尖溶液;

11、将微针基座的原料与水混合,得到基座溶液;

12、将所述针尖溶液浇注于微针贴片模具的针尖部位,经过第一离心和第一干燥后将所述基座溶液浇注于微针贴片模具的基座部位,进行第二离心、第二干燥和脱模,得到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

13、优选的,所述针尖溶液中fe3o4纳米颗粒的浓度为0.1~1.0mg/ml。

14、优选的,所述基座溶液的浓度为3~6w/v%。

15、优选的,所述第一离心、第二离心的速率为250~4500rpm,时间为5~15min;

16、所述第一干燥、第二干燥的温度为25~45℃。

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在制备光热疗法医用材料中的应用。

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简写为fe3o4@mnp),包括微针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微针基座表面的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微针针尖;所述微针针尖的成分包括凝胶基质和分布在所述凝胶基质内部的fe3o4纳米颗粒;所述凝胶基质的原料包括透明质酸和/或海藻酸钠。fe3o4纳米颗粒是一种磁性纳米颗粒,具有低成本和高生物相容性以及类酶活性的优点,已被fda批准用于人体,在生物传感器、药物输送、磁共振成像、组织工程、磁热疗和抗氧化应激损伤等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fe3o4纳米颗粒也具有优异的光热转化能力,在光热疗法中可作为绝佳的光敏剂候选者参与疾病的治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透皮微针贴片将光热转换剂fe3o4纳米粒子封装于微针贴片针尖内,光热转换效率高,温度可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透皮微针贴片皮肤穿透能力强,操作便捷,可以协同光热疗法,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最小的侵入性和副作用以及可实现局部可控温和热疗的独特优势,在临床疾病治疗中表现出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此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质量稳定,易于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针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微针基座表面的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微针针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Fe3O4纳米颗粒的粒径为5~2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针尖中,Fe3O4纳米颗粒与凝胶基质的质量比为0.002~0.02:0.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针尖的形状为四棱锥状,单个微针针尖的底部边长为100~1000μm,高度为300~15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基座的原料包括透明质酸。

6.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溶液中Fe3O4纳米颗粒的浓度为0.1~1.0mg/mL。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溶液的浓度为3~6w/v%。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第二离心的速率为250~4500rpm,时间为5~15min;

10.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或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在制备光热疗法医用材料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针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微针基座表面的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微针针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fe3o4纳米颗粒的粒径为5~2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针尖中,fe3o4纳米颗粒与凝胶基质的质量比为0.002~0.02:0.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针尖的形状为四棱锥状,单个微针针尖的底部边长为100~1000μm,高度为300~15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光热效应的透皮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振坤李乐陈含兴张可欣苏宇赵梦媛李烨莹胡歆滢徐梦凡温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