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道护理模拟实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848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7
涉及医疗设备领域,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道护理模拟实训装置,包括头部模型、设置在所述气道模型远离所述头部模型一侧的模拟肺和设置在所述模拟肺上且与所述气道模型连通的泡沫发生器,还包括: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颈部的内侧用于调节所述口腔与所述颈部之间的角度;所述调节单元包括: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颈部靠近所述口腔的一侧;传动部件,设置在所述颈部的内部且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颈部的内部且一端与所述传动部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头部模型相连,本技术方便医务人员找到插管正确的插入位置时口腔与颈部之间的夹角,方便医务人员掌握插管正确的插入位置,提高模拟试验的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为一种气道护理模拟实训装置


技术介绍

1、临床上目前实习医生对于危机气道处理仍显经验不足,而现阶段临床模拟演练对于危机气道模拟非常少,而且不够逼真,特别是医生要在短短几分钟内解决气道问题,还是需要临床不断的实践,而在碰到返流误吸的危机气道病人中,医生处理尤为重要,时间就是生命,医生的经验不足也意味着病人存在极大的风险,通过一种模拟返流误吸的危机气道装置对医生进行培训,可以锻炼医生对返流误吸危机气道处理的熟练程度。

2、现有设备存在以下缺点:由于在训练时,气管插管需要在不同的模型仰头角度条件下进行多次试验练习,传统的模型在进行这步操作时,对于不同仰头角度的反馈性不够直观,具有一定的不便性。

3、所以,本申请现提出一种气道护理模拟实训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道护理模拟实训装置,以解决上述气管插管需要在不同的模型仰头角度条件下进行多次试验练习,传统的模型在进行这步操作时,对于不同仰头角度的反馈性不够直观,具有一定的不便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道护理模拟实训装置,包括头部模型、设置在所述头部模型上的口腔、设置在所述头部模型底部的颈部、设置在所述头部模型上且与所述口腔相连的气道模型、设置在所述气道模型远离所述头部模型一侧的模拟肺和设置在所述模拟肺上且与所述气道模型连通的泡沫发生器,还包括:

3、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颈部的内侧用于调节所述口腔与所述颈部之间的角度;

4、所述调节单元包括:

5、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颈部靠近所述口腔的一侧;

6、传动部件,设置在所述颈部的内部且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用于传递动能;

7、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颈部的内部且一端与所述传动部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头部模型相连,用于推动所述头部模型转动。

8、其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颈部中的转动杆、设置在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颈部一侧的转盘和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杆上的蜗杆,所述颈部相应所述动力装置的位置处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动力装置的安装槽;

9、所述转盘设设置有定位块,所述转动杆上套设有刻度盘。

10、其中,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与所述蜗杆螺纹连接的蜗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部的转动轴和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且关于所述蜗轮对称设置的齿轮,所述蜗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

11、其中,所述颈部相应所述调节装置的位置处开设有供所述调节装置移动的空槽;

12、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空槽中的连接轴、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且与所述齿轮螺纹连接的半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半齿轮远离所述齿轮一侧的调节板和设置在两个所述调节板远离所述半齿轮一侧的推动板,所述推动板远离所述调节板的一侧固定设置在所述头部模型上。

13、其中,所述颈部相应所述安装槽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动力装置进行防护的防护板。

14、其中,所述气道模型穿设在两个所述调节板之间。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本技术医务人员在进行气道护理实训时,打开泡沫发生器,使得气泡通过气道模型排入到口腔中,模拟出一种返流误吸的危机气道模型,医务人员通过打开头部模型上的口腔,将插管插入到气道模型中,通气时可观察到模拟肺胸廓起伏情况,判断插管是否插到位,当插管未插到位时,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转动动力装置,带动传动部件转动,从而使得调节装置带动头部模型进行转动,改变口腔与颈部之间的夹角,进而调节插管插入到气道模型中的位置,方便医务人员找到插管正确的插入位置时口腔与颈部之间的夹角,方便医务人员掌握插管正确的插入位置,提高模拟试验的训练效果,转动转盘,转动杆带动蜗杆转动,使得蜗杆带动传动部件进行转动,刻度盘上设置有六个刻度线,当定位块移动一个刻度线的角度时,转盘转动60°,此时蜗杆在传动部件和调节装置的作用下带动口腔与颈部之间的夹角转动5°,通过记录转盘转动的次数可以直观的发现头部模型具体的转动角度数值下,气道模型所呈现的具体状态,从而便于在气管插管时针对不同的模型仰头角度条件下进行直观的、有反馈的试验练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道护理模拟实训装置,包括头部模型(1)、设置在所述头部模型(1)上的口腔(11)、设置在所述头部模型(1)底部的颈部(12)、设置在所述头部模型(1)上且与所述口腔(11)相连的气道模型(2)、设置在所述气道模型(2)远离所述头部模型(1)一侧的模拟肺(4)和设置在所述模拟肺(4)上且与所述气道模型(2)连通的泡沫发生器(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道护理模拟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132)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颈部(12)中的转动杆(1321)、设置在所述转动杆(1321)远离所述颈部(12)一侧的转盘(1322)和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杆(1321)上的蜗杆(1323),所述颈部(12)相应所述动力装置(132)的位置处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动力装置(132)的安装槽(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道护理模拟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133)包括与所述蜗杆(1323)螺纹连接的蜗轮(1331)、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22)内部的转动轴(1332)和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轴(1332)上且关于所述蜗轮(1331)对称设置的齿轮(1333),所述蜗轮(1331)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轴(13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道护理模拟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12)相应所述调节装置(134)的位置处开设有供所述调节装置(134)移动的空槽(1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道护理模拟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12)相应所述安装槽(122)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动力装置(132)进行防护的防护板(13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道护理模拟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模型(2)穿设在两个所述调节板(1343)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道护理模拟实训装置,包括头部模型(1)、设置在所述头部模型(1)上的口腔(11)、设置在所述头部模型(1)底部的颈部(12)、设置在所述头部模型(1)上且与所述口腔(11)相连的气道模型(2)、设置在所述气道模型(2)远离所述头部模型(1)一侧的模拟肺(4)和设置在所述模拟肺(4)上且与所述气道模型(2)连通的泡沫发生器(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道护理模拟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132)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颈部(12)中的转动杆(1321)、设置在所述转动杆(1321)远离所述颈部(12)一侧的转盘(1322)和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杆(1321)上的蜗杆(1323),所述颈部(12)相应所述动力装置(132)的位置处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动力装置(132)的安装槽(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道护理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归纯漪聂雯瑾林晨珏张海佩周平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