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PCB主板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847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PCB主板检测装置,涉及PCB主板检测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固定框架和移动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夹持机构和清灰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定位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移动框架右侧表面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移动框架的顶面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块与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的顶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立板,两个所述立板上相互靠近的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夹持机构,可以适应不同尺寸PCB板的定位,从而满足不同PCB板尺寸的检测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pcb主板检测,特别是涉及一种计算机pcb主板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pcb主板老化检测标定装置”,其申请号为“cn202022032045.0”,该专利主要通过移动架和测试架的相互配合,可一次对多个主板进行同时测量,同时移动架也可对多个主板进行整体地与测试架对接或与老化设备对接,具有效率高、使用方便的优点。

2、但是该装置没有对pcb板进行夹持固定,在检测过程中由于各种外力如振动等的影响,pcb板很容易脱落从而导致检测失效,且现有的夹持机构只能够对同一尺寸的pcb板进行夹持固定,导致不能够适应不同尺寸pcb板的检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pcb主板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有夹持机构,可以适应不同尺寸pcb板的定位,从而满足不同pcb板尺寸的检测需求,解决了现有的夹持机构只能够对同一尺寸的pcb板进行夹持固定,导致不能够适应不同尺寸pcb板的检测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计算机pcb主板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和移动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夹持机构和清灰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定位组件和固定组件;

4、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移动框架右侧表面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贯穿移动框架,所述双向螺纹杆与移动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移动框架的顶面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块与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的顶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立板,两个所述立板上相互靠近的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两个所述支撑框架之间放置有pcb板。

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贯穿于两个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与支撑框架滑动连接,若干所述第二滑杆上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垫板,若干所述第二滑杆上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第二滑杆上均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垫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上远离垫板的一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框架正面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固定框架,所述第一螺纹杆与固定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框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移动框架,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移动框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杆贯穿移动框架,所述第一滑杆与移动框架滑动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清灰机构包括清灰组件和同步组件,所述清灰组件包括贯穿于移动框架上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移动框架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框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滑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框架,所述第三滑杆贯穿连接框架,所述第三滑杆与连接框架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框架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鼓风机。

8、进一步地,所述同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螺纹杆上的齿轮,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检测机,所述检测机上固定连接有两个led补光灯。

1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通过设置有夹持机构,双向螺纹杆和两个滑块相互配合,使第二电机在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时,能够带动两个支撑框架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使其能够对pcb板的左右两侧进行夹持定位,提高检测精准性的同时,该设备还可以适应不同尺寸pcb板的定位,从而满足不同pcb板尺寸的检测需求,弹簧与连接块相互配合,在两个支撑框架相互靠近时,使四个垫板能够对pcb板的上下表面进行夹持固定,提高检测时的稳定性,且弹簧能够很好地缓冲压力,避免压力过大损坏pcb板。

12、2、通过设置有清灰机构,第二螺纹杆和第三滑杆相互配合,使第二螺纹杆在转动时,能够带动连接框架在第三滑杆上滑动,从而使鼓风机可以对pcb板不同区域进行定向鼓风,将pcb板表面积聚的灰尘通过强劲的气流吹散清除,且当移动框架在第一滑杆上滑动时,使齿条能够带动第二螺纹杆上的齿轮转动,从而能够使pcb板在检测前能够提前进行清灰处理,提高检测的精准性。

13、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PCB主板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框架(1)和移动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3)、夹持机构(4)和清灰机构(5),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定位组件和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PCB主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贯穿于两个所述支撑框架(46)上的第二滑杆(47),所述第二滑杆(47)与支撑框架(46)滑动连接,若干所述第二滑杆(47)上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垫板(48),若干所述第二滑杆(47)上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9),所述第二滑杆(47)上均套设有弹簧(491),所述弹簧(491)与垫板(48)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91)上远离垫板(48)的一端与连接块(4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PCB主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框架(1)正面上的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2),所述第一螺纹杆(32)贯穿固定框架(1),所述第一螺纹杆(32)与固定框架(1)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框架(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33),所述第一螺纹杆(32)贯穿移动框架(2),所述第一螺纹杆(32)与移动框架(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杆(33)贯穿移动框架(2),所述第一滑杆(33)与移动框架(2)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PCB主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机构(5)包括清灰组件和同步组件,所述清灰组件包括贯穿于移动框架(2)上的第二螺纹杆(51),所述第二螺纹杆(51)与移动框架(2)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框架(2)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滑杆(52),所述第二螺纹杆(51)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框架(53),所述第三滑杆(52)贯穿连接框架(53),所述第三滑杆(52)与连接框架(53)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框架(53)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鼓风机(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计算机PCB主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螺纹杆(51)上的齿轮(55),所述固定框架(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齿条(56),所述齿轮(55)与齿条(56)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PCB主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检测机(6),所述检测机(6)上固定连接有两个LED补光灯(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pcb主板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框架(1)和移动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3)、夹持机构(4)和清灰机构(5),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定位组件和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pcb主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贯穿于两个所述支撑框架(46)上的第二滑杆(47),所述第二滑杆(47)与支撑框架(46)滑动连接,若干所述第二滑杆(47)上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垫板(48),若干所述第二滑杆(47)上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9),所述第二滑杆(47)上均套设有弹簧(491),所述弹簧(491)与垫板(48)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91)上远离垫板(48)的一端与连接块(4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pcb主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框架(1)正面上的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2),所述第一螺纹杆(32)贯穿固定框架(1),所述第一螺纹杆(32)与固定框架(1)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框架(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33),所述第一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攀桑郎朗
申请(专利权)人:岱山县齐力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