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以下简称LCD)技术 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和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在平板显示领域,画面显示效果对于平板显示器件而言尤为重要。色 彩的表现好坏是衡量画面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其中色域是重要参考标准 之一。由于液晶显示器是采用被动发光的方式,其色彩表现受到荧光粉、 滤光片和背光源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包括传统的冷阴极荧光灯(以下简 称CCFL)背光源液晶显示器的色域均较低。现有技术普遍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以下简称LED) 作为背光源以解决液晶显示器色域低的缺陷。具体为,将能够单独发出红 光的LED(以下简称RLED)、单独发出绿光的LED(以下简称G LED ) 和单独发出蓝光的LED (以下简称BLED)按照设定位置排列,同时利 用RLED、 GLED和BLED在通电后发出的光进行混合形成白光,再适 当调整彩膜,提高背光源的色域,为液晶显示器提供光源。但是由于LED 自身成本较高,因此增加了整个液晶显示器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源和液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源,包括背光灯组和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灯组包括第一灯组和第二灯组,所述第一灯组包括数个冷阴极荧光灯管或白色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灯组包括数个至少一种单色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灯组和所述第二灯组同时被点亮时为所述背光源提供混合均匀白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包括背光灯组和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灯组包括第一灯组和第二灯组,所述第一灯组包括数个冷阴极荧光灯管或白色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灯组包括数个至少一种单色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灯组和所述第二灯组同时被点亮时为所述背光源提供混合均匀白光。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组包括数个平 行设置的单色发光二极管灯组,所述单色发光二极管灯组包括并排均匀设置 的数个单色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灯组中包括的数个冷阴极荧光灯管分别均 匀且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单色发光二极管灯组中间;所述第一灯组和所述第二 灯组设置在所述光学模组的下方形成直下式背光源。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组包括数个并 排均匀设置的冷阴极荧光灯管,所述第二灯组包括数个并排均匀设置的单色 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灯組和所述第二灯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光学模组两侧形 成側光式背光源或所述第一灯组和所述第二灯组设置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并 设置在所述光学模组的一侧形成侧光式背光源。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组包括数个平 行设置的单色发光二极管灯组,所述单色发光二极管灯组包括并排均匀设置 的数个单色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灯组包括数个平行设置的白色发光二极管 灯组,所述白色发光二极管灯组包括并排均匀设置的数个白色发光二极管; 所述单色发光二极管灯组与所述白色发光二极管灯组均勻间隔设置;所述第 一灯组和所述第二灯组设置在所述光学模组的下方形成直下式背光源。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组和所述第二 灯组设置在所述光学模组的下方形成直下式背光源包括所述第一灯组和所述第二灯组共同设置在同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并设置在 所述光学模组的下方形成直下式背光源。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组包括数个并排均匀设置的白色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灯组包括数个并排均匀设置的单色 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灯组和所述第二灯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光学模组两侧形 成侧光式背光源或所述第一灯组和所述第二灯组设置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并 设置在所述光学模组的一侧形成侧光式背光源。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任一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发光二 极管的类型包括蓝色芯片激发黄色焚光粉类型、蓝色芯片激发红绿焚光粉类 型和紫外芯片激发红绿蓝荧光粉类型中的任意一种。8、 根据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任一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发光二 极管包括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和紫色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9、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江,邵喜斌,万丽芳,王刚,张丽蕾,孙小斌,赵星星,张凯亮,许艳文,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