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pvc涂层,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近红外高反射pv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pvc涂层材料因其多功能性,已广泛渗透至建筑膜结构、帐篷篷房乃至军工材料等多元化领域。然而,随着社会对环保与节能意识的不断深化,针对pvc材料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其作为隔热屏障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热防护标准。这一需求旨在强化pvc材料对红外辐射,尤其是能量密集的近红外波段(700-2500纳米)的反射能力,通过显著提升反射率至更高水平,如从现有的不足10%提升至40%左右,进而实现显著的隔热与降温效果。
2、红外反射型pvc材料的创新研发,通常融合了pvc糊树脂、增塑剂及ir颜料等关键组分。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个显著的技术挑战浮现:碱性的ir颜料与常用的邻苯类增塑剂之间存在着不兼容的问题,这种不相容性不仅限制了材料性能的充分发挥,还对整个制备流程的顺畅进行构成了不小的障碍。因此,在追求高效红外反射性能的同时,如何解决这一兼容性问题,成为了红外反射pvc材料研发与应用领域亟待攻克的关键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近红外高反射pv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通过优化配方设计从而有效改善碱性ir颜料与邻苯类增塑剂之间的不相容性,同时致力于提升pvc材料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性能,确保反射率能够稳定达到或超过40%,以满足建筑膜结构、帐篷篷房及军工材料等领域对高效隔热、降温性能的需求。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近红外高反射pvc材料采用如
3、一种近红外高反射pvc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和在基布层两面涂布的pvc涂层,所述pvc涂层的制备原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4、
5、
6、其中ir颜料为basf sicopal black l0095经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以及eo/po嵌段聚醚改性而得。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basf sicopal black l0095 ir颜料进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以及eo/po嵌段聚醚(如500l1)的改性处理,有效解决了碱性ir颜料与邻苯类增塑剂之间常见的不相容性问题,这种改性不仅促进了颜料在pvc体系中的均匀分散,还增强了颜料与基材的结合力,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
8、优化后的配方设计,特别是改性ir颜料的引入,显著提升了pvc材料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性能,通过精确控制各组分的比例和改性工艺,确保了材料的反射率能够稳定达到或超过40%,这对于建筑膜结构、帐篷篷房及军工材料等需要高效隔热、降温性能的应用场景尤为重要。
9、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10、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作为一种常见的增塑剂,其分子结构与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等邻苯类增塑剂相似,对ir颜料进行dop改性可能有助于在颜料表面形成一层与pvc体系中增塑剂相容的薄膜,从而减少颜料与增塑剂之间的界面张力,提高颜料在pvc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
11、eo/po嵌段聚醚(如500l1)作为一种表面活性剂或相容剂,其独特的分子结构能够同时与颜料和pvc体系中的其他组分产生良好的相互作用,这种改性可能通过增强颜料颗粒表面的润湿性,促进颜料在pvc基体中的均匀分散,同时减少颜料颗粒的团聚,提高颜料与pvc基材的结合力;
12、优化后的配方设计精确控制了pvc糊树脂、增塑剂、稳定剂、ir颜料、阻燃剂及其他助剂的重量份数,使得各组分之间能够相互协同作用,达到最佳的性能平衡。
13、优选的,ir颜料的改性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
14、basf sicopal black l0095 90-95%
15、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4.5-9.0%
16、eo/po嵌段聚醚 0.5-1%
17、并通过如下制备方法制得:
18、将混合容器清洗干净,首先加入预定量的basf sicopal black l0095颜料,并轻微搅拌以确保颜料在容器底部均匀铺展;
19、随后逐渐加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边加边进行低速搅拌,以避免产生过多的粉尘或局部团聚;在颜料和增塑剂初步混合均匀后,将eo/po嵌段聚醚缓慢加入混合容器中,超声高速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20、在混合过程中或混合结束后,取样进行红外反射性能性能检测,以确保符合要求。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解决了颜料与增塑剂之间的不相容性问题,还显著提升了颜料的近红外反射性能,为制备高性能的近红外高反射pvc材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优选的,所述eo/po嵌段聚醚为500l1。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500l1作为eo/po嵌段聚醚的一种,能够有效地与pvc树脂及其他添加剂相互作用,促进颜料在pvc体系中的均匀分散,从而避免了颜料颗粒的团聚和沉淀,提高了颜料的稳定性和分散性;
24、此外还可以增强颜料与pvc基材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它能够在颜料颗粒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改善颜料与pvc树脂的相互作用,使得颜料更牢固地附着在pvc基材上,提高了涂层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25、优选的,所述阻燃剂为磷酸三苯酯、磷酸三异丙基苯酯中的至少一种。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磷酸三苯酯和磷酸三异丙基苯酯能够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磷酸等含磷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能够催化pvc材料的炭化过程,形成一层致密的炭化层覆盖在材料表面,这层炭化层不仅能够有效隔绝氧气和热量,还能阻止可燃性气体的逸出,从而显著提高pvc材料的阻燃性能;
27、这两种阻燃剂与pvc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够均匀地分散在pvc材料中,减少了阻燃剂颗粒的团聚和沉淀,确保阻燃剂在材料中的稳定存在和持续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效果;
28、同时与其他类型的阻燃剂相比,磷酸三苯酯和磷酸三异丙基苯酯对pvc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影响较小,它们不会显著降低材料的强度、韧性或加工流动性,因此能够保持pvc材料原有的优良性能。
29、优选的,所述其他助剂包括粘结剂、抗uv剂、钛白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显著提升pvc材料的粘附力、耐候性和美观度等综合性能,这些助剂的加入使得pvc材料在保持优异近红外反射性能的同时,还具备了更好的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
3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近红外高反射pvc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近红外高反射pvc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
32、s1、基布层的制备:选取聚酯纤维为材料,经双轴向经编机编制得到基布层;
33、s2、材料涂布:将pvc糊树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稳定剂、经改性的ir颜料、阻燃剂以及其他助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在适当的温度下搅拌均匀,制成pvc涂层浆料,利用浸渍将制好的pvc涂层浆料均匀地涂布在s1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红外高反射PVC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和在基布层两面涂布的PVC涂层,所述PVC涂层的制备原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高反射PVC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IR颜料的改性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红外高反射PVC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EO/PO嵌段聚醚为FTRT®500L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高反射PVC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磷酸三苯酯、磷酸三异丙基苯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高反射PVC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助剂包括粘结剂、抗UV剂、钛白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6.一种近红外高反射PVC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红外高反射PVC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基布层的孔隙率为10-1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红外高反射PVC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PVC涂层浆料的粘度为4000-4500mPa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红外高反射PVC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固化温度为160-180℃,固化时间为1-2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高反射pvc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和在基布层两面涂布的pvc涂层,所述pvc涂层的制备原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高反射pvc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ir颜料的改性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红外高反射pvc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eo/po嵌段聚醚为ftrt®500l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高反射pvc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磷酸三苯酯、磷酸三异丙基苯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高反射pv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海,黄游发,吴孙旺,李俊峰,罗志钰,
申请(专利权)人:思嘉环保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