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一璇专利>正文

一种多用抗折笔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8202 阅读:1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抗折笔套,涉及一种增强笔芯强度及控制笔突伸长度的辅助文具。包括有上端开口的空心套体和笔芯两部分,套体内有一可上、下滑动的托架,托架上端固定有笔芯,其特征在于:在套体上开有一沟槽,推块一端插入沟槽伸到套体内,另一端在套体外,推块可沿沟槽滑动,推块在套体内一端固定于顶条的一端,顶条的另一端固定在托架上。上述套体上端可有一铰接的盖。沟槽上开有凹槽,可与推块卡合,凹槽与沟槽向底部沿线夹角不大于9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弥补内置笔芯的硬度不高的缺陷,不断笔、不污手,节约使用成本,经济实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抗折笔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增强笔芯强度及控制笔突伸长度的笔套。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所见到的粉笔、蜡笔及碳笔等,均无可套装及控制长度的笔具配合,故其仅能直接拿在手上书写,不但易弄脏手,而且由于粉笔、蜡笔及碳笔等的强度低,用力不 均的情况下也易折断。此外,当粉笔、蜡笔或碳笔等过短时握持不易且不便书写,给长期执 笔者也造成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多用抗折笔套。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而提出的一种多用抗折笔套,该笔套包括有上端开口的 空心套体1和笔芯2两部分,套体1内有一可上、下滑动的托架3,托架3上端固定有笔芯 2,其特征在于在套体1上开有一沟槽4,推块5—端插入沟槽4伸到套体1内,另一端在 套体1外,推块5可沿沟槽4滑动,推块5在套体1内一端固定于顶条6的一端,顶条6的 另一端固定在托架3上,沟槽4与推块5之间有防滑脱装置。上述套体1上端也可有一铰接的盖9。上述防滑脱装置结构可以为沟槽4上开有凹槽8,可与推块5卡合,凹槽8与沟槽 4向底部沿线夹角不大于90°。本技术所能达到的积极效果是1.弥补内置笔芯的硬度不高的缺陷,书写时保持一个较佳的外露长度,不断笔、不 污手;2.推进式底座,充分发挥笔芯作用,可节约使用成本;3.铰接的盖可自动开合,防止笔芯污染书包;4.推块可回复原位,笔套内随时可以更换笔芯,反复使用,更经济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正视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正视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侧视 结构示意图。该多用抗折笔套包括有上端开口的空心套体1和笔芯2两部分,套体1内有 一可上、下滑动的托架3,托架3上端固定有笔芯2,在套体1上开有一沟槽4,推块5 —端插 入沟槽4伸到套体1内,另一端在套体1外,推块5可沿沟槽4滑动,推块5在套体1内一端固定于顶条6的一端,顶条6的另一端固定在托架3上。套体1上端有一可拆卸笔盖9。 沟槽4上开有凹槽8,可与推块5卡合,凹槽8与沟槽4向底部沿线夹角不大于90°。使用时,将笔芯2固定于托架3上,滑动推块5调整笔芯2外露长度,然后将推块 5卡合至合适的凹槽8中,这时就可以使用书写了。随着笔芯2的消耗,随时调整推块5卡 合位置,笔芯2用尽时,将推块5复原至初始位置即可重新安装新的笔芯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 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抗折笔套,它包括:上端开口的空心套体(1)和笔芯(2)两部分,套体(1)内有一可上、下滑动的托架(3),托架(3)上端固定有笔芯(2),其特征在于:在套体(1)上开有一沟槽(4),推块(5)一端插入沟槽(4)伸到套体(1)内,另一端在套体(1)外,推块(5)可沿沟槽(4)滑动,推块(5)在套体(1)内一端固定于顶条(6)的一端,顶条(6)的另一端固定在托架(3)上,沟槽(4)与推块(5)之间有防滑脱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多用抗折笔套,它包括上端开口的空心套体(1)和笔芯(2)两部分,套体(1)内有一可上、下滑动的托架(3),托架(3)上端固定有笔芯(2),其特征在于在套体(1)上开有一沟槽(4),推块(5)一端插入沟槽(4)伸到套体(1)内,另一端在套体(1)外,推块(5)可沿沟槽(4)滑动,推块(5)在套体(1)内一端固定于顶条(6)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一璇
申请(专利权)人:赵一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