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和空气调节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双蒸发器温湿分控一体机组。
技术介绍
1、传统空调系统通常采用热湿耦合的处理方式,这导致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往往难以达到最佳的热湿平衡状态,从而造成能源浪费。温湿分控空调系统一方面可以对室内热环境进行更加精确地控制;另一方面避免了传统空调系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众多温湿度分控空调系统中,辐射加新风空调系统在中小型居住建筑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以有效增加空调空间的温度分布均匀性,并减少吹风感和送风噪声,从而大大提高空调空间的舒适性。
2、在辐射加新风空调系统中,辐射末端与新风机组通常需要不同温度的冷热源,这要求系统设置两套制取不同温度的冷热源机组,不仅导致初投资高,而且运行能耗也显著增加。若采用单一冷热源,则须配备混水装置但这会显著降低系统能效,不够经济。采用直膨式新风机组虽然可以减少冷热源机组的数量,但仍需冷热源与新风设备分设,它们各自独立运行,占地面积大、能耗高、系统结构复杂。
3、目前针对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一体化机组研究主要有双蒸发器冷热水机组、双蒸发器新风机等,但是现有技术仍缺乏一种深度融合新风机组与冷热源机组,同时具备高集成化、安装维护便捷的创新一体式机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蒸发器温湿分控一体机组,一台机组处理新风的同时可以为空调末端提供冷热源,进一步简化了温湿分控空调系统,室内新风机设置显热交换器利用新风实现新风再热,降低能耗,提高空调房间的舒适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双蒸发器温湿分控一体机组,包括室外机和辐射末端;室外机为辐射末端供冷;
4、室外机包括在室外机外壳内由管道循环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冷凝器、第一膨胀阀、高温蒸发器,形成一套制冷系统;
5、辐射末端包括分水器、集水器以及若干辐射末端,分水器通过供水管道连接高温蒸发器换热后,将低温冷水分配到若干辐射末端,集水器通过回水管道收集经若干辐射末端换热后的高温冷水,集中输送到高温蒸发器,回水管道上具有水泵;
6、一体机组还包括室内新风机,室外机为室内新风机供冷;
7、所述室内新风机包括室内新风机外壳,以及在内布置独立的的进风区、出风区、换热区、热交换芯体,进风区上设有新风口,出风区上设有送风口,热交换芯体内置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热交换芯体通过进风通道连通进风区和换热区,通过出风通道连通换热区和出风区;
8、换热区内设有低温蒸发器,低温蒸发器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四通阀和冷凝器,低温蒸发器与冷凝器连接的管道上具有第三膨胀阀。
9、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高温蒸发器至四通阀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单向阀和压力调节阀,所述低温蒸发器至四通阀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四单向阀和止回阀;所述四通阀的压缩机吸气口与压缩机之间管道上具有气液分离器。
10、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一膨胀阀处管道设有并联管道,该管道上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三膨胀阀处管道设有并联管道,该管道上设有第四膨胀阀、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和压力调节阀处管道设有并联管道,该管道上设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四单向阀和止回阀处管道设有并联管道,该管道上设有第二截止阀。
11、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分水器和集水器,与高温蒸发器连接的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上设有缓冲水箱,供水管道中的低温冷水和回水管道中的高温冷水于缓冲水箱中混合。
12、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新风口处设有风阀和过滤器。
13、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热交换芯体为多层进风通道和多层出风通道的交替布置形式,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为波浪结构,相邻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之间由导热板分隔。
14、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送风口设置有加湿器(冬天开启的时候加湿)、紫外线消毒灯、除尘装置等多个附加设备。
15、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高温蒸发器采用板式换热器,所述低温蒸发器采用翅片管式换热器。
16、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制冷剂循环主回路的压缩机、高温蒸发器、低温蒸发器、冷凝器的进出口以及供回水管路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送风口处以及房间内设置温湿度传感器,便于监测机组的运行状况。
17、有益效果
18、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显著提升了系统集成度与运行效率,具备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廉、易于操控与维护等优势。它通过设置压力调节阀与止回阀有效解决了双蒸发器并联系统存在的压力不平衡问题,确保了机组能够稳定运行。室内新风机内置的热交换芯体,不仅解决了传统直膨式新风机组送风温度过低导致的舒适度问题,还进一步提升了室内环境的品质。采用变频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可以在部分负荷下优化两个蒸发器之间的制冷剂分配比例,实现对室内温湿度的高效连续控制。本专利技术一台机组就能实现建筑内热湿分控,既可以给辐射末端、风机盘管等多种末端供冷热水,也可以对新风进行降温除湿处理,独立且精确地控制室内显热与潜热负荷,满足小型建筑及民用住宅对温湿度精准调控的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蒸发器温湿分控一体机组,包括室外机和辐射末端;室外机为辐射末端供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蒸发器温湿分控一体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蒸发器(7)至四通阀(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单向阀(5)和压力调节阀(4),所述低温蒸发器(17)至四通阀(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四单向阀(18)和止回阀(19);所述四通阀(2)的压缩机吸气口与压缩机(1)之间管道上具有气液分离器(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蒸发器温湿分控一体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阀(10)处管道设有并联管道,该管道上设有第一单向阀(8)、第二膨胀阀(9);所述第三膨胀阀(16)处管道设有并联管道,该管道上设有第四膨胀阀(14)、第三单向阀(15);所述第二单向阀(5)和压力调节阀(4)处管道设有并联管道,该管道上设有第一截止阀(6);所述第四单向阀(18)和止回阀(19)处管道设有并联管道,该管道上设有第二截止阀(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蒸发器温湿分控一体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器(32)和集水器(33),与高温蒸发器(7)连接的供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蒸发器温湿分控一体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口(22)处设有风阀(23)和过滤器(2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蒸发器温湿分控一体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体(25)为多层进风通道和多层出风通道的交替布置形式,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为波浪结构,相邻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之间由导热板分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蒸发器温湿分控一体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27)设置有加湿器、紫外线消毒灯、除尘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蒸发器温湿分控一体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蒸发器(7)采用板式换热器,所述低温蒸发器(17)采用翅片管式换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蒸发器温湿分控一体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高温蒸发器(7)、低温蒸发器(17)、冷凝器(13)的进出口以及供回水管路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送风口(27)处以及房间内设置温湿度传感器,便于监测机组的运行状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蒸发器温湿分控一体机组,包括室外机和辐射末端;室外机为辐射末端供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蒸发器温湿分控一体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蒸发器(7)至四通阀(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单向阀(5)和压力调节阀(4),所述低温蒸发器(17)至四通阀(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四单向阀(18)和止回阀(19);所述四通阀(2)的压缩机吸气口与压缩机(1)之间管道上具有气液分离器(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蒸发器温湿分控一体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阀(10)处管道设有并联管道,该管道上设有第一单向阀(8)、第二膨胀阀(9);所述第三膨胀阀(16)处管道设有并联管道,该管道上设有第四膨胀阀(14)、第三单向阀(15);所述第二单向阀(5)和压力调节阀(4)处管道设有并联管道,该管道上设有第一截止阀(6);所述第四单向阀(18)和止回阀(19)处管道设有并联管道,该管道上设有第二截止阀(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蒸发器温湿分控一体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器(32)和集水器(33),与高温蒸发器(7)连接的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上...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