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信号反转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8124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信号反转驱动方法,涉及液晶显示器制造领域,为提高液晶显示器的刷新频率而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液晶显示器信号反转驱动方法,包括:利用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在所述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充电完成后,利用负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所述负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小于所述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液晶显示器的信号反转驱动。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原理是通过液晶分子的偏转来改变屏幕上显示的画面灰 度。如果液晶分子长时间朝同一个方向偏转,很容易造成液晶分子的老化。因 此通常采用反转技术来改变液晶分子的偏转方向。图1所示为驱动单一液晶显示器像素单元的电路,其中IIO为像素电极。 TFT (薄膜晶体管)的栅极G的电压一般为-5V至20V,源极S上一般视频电压 范围为0 10V,用于提供画面上像素区域显示的灰度信息。7>共电极120上的 电压被称为Vcom。通常将Vcom移到^L频电压的中点(5V ),于是视频电压上 下摆动于Vcom。在驱动像素单元显示画面灰度的过程中,视频电压对像素电极 进行充电,因而像素电极电压与视频电压基本达到一致。当像素电极的电压高 于Vcom时,就称为正极性,而当像素电极的电压低于Vcom时,就称为负极性。 但是只要像素电极电压与Vcom的电压差的绝对值相同,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 亮度的灰阶就是相同的。在像素电极电压为正极性和负极性两种情况下,液晶 分子的转动方向是完全相反的,避免了液晶分子的转向长时间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信号反转驱动方法,包括:    利用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    在所述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充电完成后,利用负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    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小于所述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器信号反转驱动方法,包括利用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在所述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充电完成后,利用负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小于所述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信号反转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信号反转驱动方法包括帧反转驱动和行反转驱动。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信号反转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帧反转驱动具体包括通过第一时钟信号依次开启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薄膜晶体管,并利用正 极性信号电压对与所述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薄膜晶体管相连的像素电极进行 充电;通过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依次重新开启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薄膜晶体管, 并利用负极性信号电压对与所述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薄膜晶体管相连的像素 电极进行充电;其中,所述负极性信号电压对所述^f象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小于所述正;f及 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信号反转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通过第一时钟信号依次开启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薄膜晶体管,并利用正极性 信号电压对与所述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薄膜晶体管相连的像素电极进行充电 包括通过第一栅-极开启信号开启一帧画面,第一棚-极同步信号触发4册极扫描信号对每一行栅极扫描线进行扫描,并依次打开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薄膜晶体管;通过第 一极性反转信号选择正极性信号电压,第 一数据加载信号触发所述 正极性信号电压对与所述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薄膜晶体管相连的像素电极进 行充电。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信号反转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 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依次重新开启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薄膜晶体管,并利用负 极性信号电压对与所述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薄膜晶体管相连的像素电极进行 充电包括通过第一栅极开启信号开启下一帧画面,第一栅极同步信号触发栅极扫描 信号对每一行栅极扫描线进行扫描,并依次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占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