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信号反转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8124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信号反转驱动方法,涉及液晶显示器制造领域,为提高液晶显示器的刷新频率而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液晶显示器信号反转驱动方法,包括:利用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在所述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充电完成后,利用负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所述负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小于所述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液晶显示器的信号反转驱动。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原理是通过液晶分子的偏转来改变屏幕上显示的画面灰 度。如果液晶分子长时间朝同一个方向偏转,很容易造成液晶分子的老化。因 此通常采用反转技术来改变液晶分子的偏转方向。图1所示为驱动单一液晶显示器像素单元的电路,其中IIO为像素电极。 TFT (薄膜晶体管)的栅极G的电压一般为-5V至20V,源极S上一般视频电压 范围为0 10V,用于提供画面上像素区域显示的灰度信息。7>共电极120上的 电压被称为Vcom。通常将Vcom移到^L频电压的中点(5V ),于是视频电压上 下摆动于Vcom。在驱动像素单元显示画面灰度的过程中,视频电压对像素电极 进行充电,因而像素电极电压与视频电压基本达到一致。当像素电极的电压高 于Vcom时,就称为正极性,而当像素电极的电压低于Vcom时,就称为负极性。 但是只要像素电极电压与Vcom的电压差的绝对值相同,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 亮度的灰阶就是相同的。在像素电极电压为正极性和负极性两种情况下,液晶 分子的转动方向是完全相反的,避免了液晶分子的转向长时间固定而对液晶分 子特性造成破坏。因此当显示画面保持不动时,像素电极电压正负极性仍在不 停的交替,达到显示画面内容保持不动,而同时液晶分子特性也不被破坏的结 果。这种LCD驱动方式消除了液晶老化和显示屏上的影像残留问题。液晶显示器的反转驱动模式包括帧反转、线反转和点反转。所有的反转模 式的共同特点就是正极性信号和负极性信号驱动像素电极所用的时间相同。以线反转驱动中的行反转为例,设液晶显示器的一个显示周期为ls,假定正极性信号和负极性信号分别驱动一行像素电极所用的时间均为20ps,那么正、负 极性信号的平均单位驱动时间为(20us+20us)/2=20 n s,布i设显示器的扫描分 辨率为N,那么在一个显示周期内,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刷新频率就是106/20*N。图2是采用计算机仿真软件仿真在行反转驱动模式下正、负极性信号电压 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得到的仿真结果图。VI表示仿真结果中的栅极扫描信号, V2表示仿真结果中的像素电极电压。从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出,像素电极从 tl-121.818jus开始充电,并在t2-132.587]is时充电到7V,因此像素电极从开 始充电到达到7V电压所需的时间为t2-tl=10.769jas 。而栅极扫描信号是在约 为t3=141 jas时关断的,则从像素电极充电达到7V后到栅极关断点之间的时间 为t3-t2=8.413 ia s,假设8.413 ju s的时间已足够实现像素电极所在画面的正常灰 度显示。另外对于负极性信号电压的充电,从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出,像素电极 从t4:71.888 ju s时开始充电,像素电极在t5=79.580 |a s时充电到3V,因此像素 电极从开始充电到充电达到3V所需的时间为t5-t4=7.692 |a s。栅极扫描信号以 及负极性信号约在t6-91 |is时关断,因此从像素电极充电达到3V后到栅极关 断点之间的时间为t6-t5=l 1.420 m s。经过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灰度级别的正极性信号电压和负极性 信号电压,负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充电较快。由于8.413 ns的时间已足够 实现像素的正常灰度显示,可见采用负极性信号电压驱动像素电极时不必要使 用和正^L性信号电压同样长的驱动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液晶显示器的刷 新频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括 利用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在所述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充电完成后,利用负极性信号电压对像 素电极进行充电;其中,所述负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小于所述正极性 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 进行充电;在所述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充电完成后,利用负极性信号电 压对^f象素电极进行充电;并且所述负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 小于所述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能够在不改变液晶显示 器的正极性信号对像素电极的充电时间的同时,缩短负极性信号对像素电极的 充电时间,从而提高液晶显示器的刷新频率。 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驱动单一LCD像素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行反转驱动模式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仿真结果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流程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液晶显示器信号帧反转驱动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各信号时序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液晶显示器信号行反转驱动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各信号时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液晶显示器的刷新频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 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 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 SIOO、利用正极性信号电压对^象素电极进行充电;S200、在所述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充电完成后,利用负极性信号电 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所述负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小于 所述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 进行充电;在所述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充电完成后,利用负极性信号电 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并且负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充电的时间小于正极 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充电的时间,能够在不改变液晶显示器的正极性信号对 像素电极充电时间的同时,缩短负极性信号对像素电极充电时间,从而提高液 晶显示器的刷新频率。实施例一下面以液晶显示器信号帧反转驱动方法为例,对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器信号反 转驱动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液晶显示器信号帧反转驱动方法包括 SllO、通过第一时钟信号依次开启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TFT。 第一时钟信号如图5所示,包括栅极开启信号STV1、栅极同步信号CPV1、 数据加载信号TP1和极性反转信号MPOLl。当栅极开启信号STV1输出高电平 脉沖开启一帧新画面时,相应地栅极同步信号CPV1开始输出脉沖启动每一行8栅极扫描线。在栅极同步信号cpvi输出高电平脉沖时,相应地触发iir入到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栅极扫描信号。如图5所示,STV1的第一个脉沖信号触发 了输入到第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栅极扫描信号Gatell,因而打开了第一行栅极 扫描线上的各TFT; CPV1的第二个脉冲信号触发了输入到第二行栅极扫描线上 栅极扫描信号Gatel2...…。由于栅极同步信号CPV1的每一个脉沖对应的时间 tl相等,因此每一行片册极扫描线上的栅极扫描信号对应的时间Atl相等。当栅 极扫描信号施加到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每一个TFT栅极上时,则相继打开每 个TFT,从而数据信号电压能够通过TFT对与TFT相连接的像素电极进行充电。 S210、利用正极性信号电压对与所述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TFT相连的像 素电纟及进行充电。如图5所示,在打开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每一个TFT后的极短时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信号反转驱动方法,包括:    利用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    在所述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充电完成后,利用负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    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小于所述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器信号反转驱动方法,包括利用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在所述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充电完成后,利用负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小于所述正极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信号反转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信号反转驱动方法包括帧反转驱动和行反转驱动。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信号反转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帧反转驱动具体包括通过第一时钟信号依次开启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薄膜晶体管,并利用正 极性信号电压对与所述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薄膜晶体管相连的像素电极进行 充电;通过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依次重新开启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薄膜晶体管, 并利用负极性信号电压对与所述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薄膜晶体管相连的像素 电极进行充电;其中,所述负极性信号电压对所述^f象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小于所述正;f及 性信号电压对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时间。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信号反转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通过第一时钟信号依次开启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薄膜晶体管,并利用正极性 信号电压对与所述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薄膜晶体管相连的像素电极进行充电 包括通过第一栅-极开启信号开启一帧画面,第一棚-极同步信号触发4册极扫描信号对每一行栅极扫描线进行扫描,并依次打开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薄膜晶体管;通过第 一极性反转信号选择正极性信号电压,第 一数据加载信号触发所述 正极性信号电压对与所述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薄膜晶体管相连的像素电极进 行充电。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信号反转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 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依次重新开启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薄膜晶体管,并利用负 极性信号电压对与所述每一行栅极扫描线上的薄膜晶体管相连的像素电极进行 充电包括通过第一栅极开启信号开启下一帧画面,第一栅极同步信号触发栅极扫描 信号对每一行栅极扫描线进行扫描,并依次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占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