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凝土浇筑辅助的搅拌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771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2
基于混凝土浇筑辅助的搅拌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结构和与其配合的支撑结构,所述的下料结构包括下料桶,下料桶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环,下料桶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下料管通过万向管与输送管连接,输送管上设有卸料管,下料桶通过第一固定座与伸缩结构连接,伸缩结构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铰接座与调节臂的一端铰接,调节臂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座铰接,第二铰接座与设置在输送管上的调节环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结构,下料装置搭载支架,不仅能吊运下料,还可以存料配合,定位过度下料;卸料方向角度调节灵活,减少下料过程中吊运装置移动频率,下料更加精准稳定;下料同时配合搅拌刮料,既保持混凝土物料持续搅拌均匀,同时刮除桶壁上残存物料,更加经济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设备,特别是基于混凝土浇筑辅助的搅拌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建筑领域中,混凝土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包括砂石、泥浆和添加剂等,通过整体混合搅拌制成。实际施工中,混凝土搅拌后使用是有一个下料设备配合作为过渡的置,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过渡到接料装置或者直接过渡到目标模柜里成型,现有的下料装置大多结构简单,包括储存混凝土物料的料桶,料桶上一般配合有进出料端口和简单的搅拌结构。 现有的下料装置容易残留混凝土物料在装置内壁上,同时通过吊运转移物料的时候,卸料位置的变化也需要依靠吊运设备调整,下料时容易晃动,且下料方向角度单一,操作使用时的弊端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基于混凝土浇筑辅助的搅拌下料装置,下料装置搭载支架,不仅能吊运下料,还可以存料配合,定位过度下料;卸料方向角度调节灵活,减少下料过程中吊运装置移动频率,下料更加精准稳定;下料同时配合搅拌刮料,既保持混凝土物料持续搅拌均匀,同时刮除桶壁上残存物料,更加经济实用。

<p>2、为解决上述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混凝土浇筑辅助的搅拌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结构(1)和与其配合的支撑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结构(1)包括下料桶(3),下料桶(3)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环(4),下料桶(3)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6),下料管(6)通过万向管(7)与输送管(8)连接,输送管(8)上设有卸料管(9),下料桶(3)通过第一固定座(10)与伸缩结构(11)连接,伸缩结构(1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铰接座(12)与调节臂(13)的一端铰接,调节臂(13)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座(14)铰接,第二铰接座(14)与设置在输送管(8)上的调节环(15)固定连接,下料桶(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6),安装板(16)...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混凝土浇筑辅助的搅拌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结构(1)和与其配合的支撑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结构(1)包括下料桶(3),下料桶(3)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环(4),下料桶(3)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6),下料管(6)通过万向管(7)与输送管(8)连接,输送管(8)上设有卸料管(9),下料桶(3)通过第一固定座(10)与伸缩结构(11)连接,伸缩结构(1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铰接座(12)与调节臂(13)的一端铰接,调节臂(13)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座(14)铰接,第二铰接座(14)与设置在输送管(8)上的调节环(15)固定连接,下料桶(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6),安装板(16)通过第二固定座(17)与电机(18)连接,电机(18)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19)的顶端连接,第一转轴(19)上设有多组搅拌杆(22),第一转轴(19)的底端通过万向轴(20)与设置在输送管(8)内的第二转轴(21)连接,第二转轴(2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广高代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鸿盛隆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