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餐厨垃圾处理,具体为填料型发酵渗滤床高效厌氧反应器耦合处理餐厨垃圾系统。
技术介绍
1、餐厨垃圾经三相分离处理后,其固相产物即餐厨固渣目前多采用厌氧生物处理,且以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为主。根据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进料的含固率(ts)不同,可以将反应分为湿式厌氧生物处理和干式厌氧生物处理两种,传统的湿式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含固率在15%以下,干式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往往在15%-40%左右。针对餐厨垃圾三相分离固渣特性,目前多采用干式厌氧生物处理。
2、在干式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中,渗滤床(lbr)反应器多用于处理含固量较高的有机废物,其依靠渗滤液回流传质传热,且无需搅拌。但是,若将其应用于餐厨固渣的处理中,因餐厨固渣均匀性较差,容易造成反应器堵塞,从而降低反应器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填料型发酵渗滤床高效厌氧反应器耦合处理餐厨垃圾系统,通过在渗滤床反应器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达到底物蓬松的目的,既可以
...【技术保护点】
1.填料型发酵渗滤床高效厌氧反应器耦合处理餐厨垃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填料型发酵渗滤床(1)、发酵液储存罐(2)、PH监测与调控系统(10)、COD监测系统(9)、高效厌氧反应器(3),所述填料型发酵渗滤床(1)与发酵液储存罐(2)相连,且发酵液储存罐(2)与高效厌氧反应器(3)相连,所述填料型发酵渗滤床(1)包括物料区(4)、填料区(5)和发酵液暂存区(6)三个部分,所述填料区(5)设有上部填料(5-1)、中部填料(5-2)和下部填料(5-3)三种不同孔径的聚氨酯过滤海绵,且上部填料(5-1)的孔径为6-10mm,中部填料(5-2)的孔径为3-5mm,下部填料(5
...【技术特征摘要】
1.填料型发酵渗滤床高效厌氧反应器耦合处理餐厨垃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填料型发酵渗滤床(1)、发酵液储存罐(2)、ph监测与调控系统(10)、cod监测系统(9)、高效厌氧反应器(3),所述填料型发酵渗滤床(1)与发酵液储存罐(2)相连,且发酵液储存罐(2)与高效厌氧反应器(3)相连,所述填料型发酵渗滤床(1)包括物料区(4)、填料区(5)和发酵液暂存区(6)三个部分,所述填料区(5)设有上部填料(5-1)、中部填料(5-2)和下部填料(5-3)三种不同孔径的聚氨酯过滤海绵,且上部填料(5-1)的孔径为6-10mm,中部填料(5-2)的孔径为3-5mm,下部填料(5-3)的孔径为1-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料型发酵渗滤床高效厌氧反应器耦合处理餐厨垃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区(5)上部填料(5-1)的体积占填料区(5)总容积的40-50%,且填料区(5)中部填料(5-2)的体积占填料区(5)总容积的30-40%,所述填料区(5)下部填料(5-3)的体积占填料区(5)总容积的20-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填料型发酵渗滤床高效厌氧反应器耦合处理餐厨垃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区(4)连接进料管(1.1),且填料型发酵渗滤床(1)的排气管(1.2)与发酵液储存罐(2)的顶部连接,所述发酵液储存罐(2)的下部与所述发酵液暂存区(6)通过换液管(2.1)连通,且发酵液储存罐(2)上部连接ph监测与调控系统(10)和cod监测系统(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填料型发酵渗滤床高效厌氧反应器耦合处理餐厨垃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液管(2.1)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吉,张瑞华,王晓,徐恒,封全武,王志华,魏威,张干,高明,王勇群,孙岩松,张莹莹,周阳,张德家,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肥西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